漫谈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艾喜鹏
[导读]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艾喜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质健康测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有效评价的方式,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针对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质健康测试,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充分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初中学校必须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不完善
        在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升的同时,也研发出了多种判断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方法,为了对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序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还需要保证体质测试内容的完善性。但是,很多初中学校都没有设置完善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单纯依靠有限的几项测试项目,根本无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另外,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体质健康测试中,还应当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准确的评价。综合以上几点,初中学校需要对相应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完善,对体质健康测试考核制度进行优化。
(二)没有意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
        目前,虽然很多初中学校都会进行一些基础的体质健康测试,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测试的重要性。尤其在我国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情况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怕吃苦受累。即便是一些爱美的女生,宁愿通过节食、吃药等方式减肥,也不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塑造自己的好身材。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没有对体质健康测试引起重视,只要测试结果达标,便不愿再继续努力锻炼,提升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
(三)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真实性偏低
        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会对学生的升学率产生影响。所以,部分初中学校为了让学生顺利的升学,会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将分数偏低的成绩调高一些。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为了通过测试,故意在测试前一周进行突击训练,期望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的体质。但是,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还会增加学生的身体负担。而且,这样测试得到的结果,也无法将学生的真实身体健康情况反映出来。还有部分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而这,也会使测试结果失真,影响后续的分析工作。


二、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进而将体育健康测试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校方要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各种渠道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重要性的宣传。其次,将教师考评与体质健康测试结合在一起,让教师了解到校方对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最后,通过专题讲座或者报告会议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或者将体质健康测试融入到校本教材当中[1]。
(二)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创新与完善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要求设置的,很多测试标准并不符合相应区域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此,初中学校首先可以对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研,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确定。其次,可以将必选测评与自选测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选择测评项目的自主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还可以重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三)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制定选择体育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篮球、足球以及排球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这些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初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了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部分学生存在减重、减脂需求,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游泳运动项目和瑜伽运动项目。其次,部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攀岩项目和体操项目。再次,如果学生迫切的希望展示自己的特长,那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街舞项目。最后,教师可以列举出多项运动项目,并将其作为自选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到体育运动当中,实现身体素质的增强[2]。
(四)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长跑能力测试、运球能力测试等来评估学生对于相应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虽然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但是却无法明确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对此,教师需要围绕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来进行相应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测试,还要针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进行测试,提升考核评价的针对性与合理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50m往返跑来测试学生的身体爆发力,通过1500m长跑来测试学生的耐力,通过跳远来测试学生的弹跳力等[3]。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下,在学生评价方面,成绩已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虽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质健康测试,了解学生的真实身体素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强健学生身体,提升学生身体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达婷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新课程(中),2019(11):22-23.
[2]张猛.试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教学的关联性[J].新校园(上旬),2017(11):140-141.
[3]王远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9(05):47-4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