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若伟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一中 236700
摘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对于当前的学生学科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涉及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在当前的学科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局限于基础理论内容方面的教育,还在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向培养。现阶段,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教育逐渐被得到重视,生物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如何更好进行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渗透、外延,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生基本学习情况以及素质培养的教学需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在当前的学科教学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一、引言
经过最新一轮课改,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学科教学工作要求被明确提出,学校在进行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理论内容方面的讲解、灌输,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学习观念以及学科思维进行培养,以此满足当前核心素养的学生培养要求。本文在结合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理论内容特点以及素质培养要求进行了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进程。
二、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工作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事先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在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开展理论内容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能够在较好的引导模式下,逐步确立较好的学习观念与生物学研究态度。最后,基于教学目标的初步实施,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与监督,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使教学目标能够跟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在《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该环节的培养重点,即该章节内容涉及细胞结构的观察,属于观察能力、理性思维以及科学观念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该章节学习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采用一般规律的发展形式,使学生从学说建立、实践验证以及观点成立的方式投入于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综合能力培养。
[1]
三、加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新课标的设施强调了学生内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当前的教育工作实施而言,需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由此确保课程教学工作能够符合预期的实施标准。从近几年的高考改革情况上看,生物课程的考核内容较为综合,学生需要结合总的课程理论内容进行思考,才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答题的正确率。在当前的课程理论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工作要求之一。对此,教师可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课程理论内容的重点项目进行思考,该种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被称为有效提问教学模式。有效提问的形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于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基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设问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参与问题的思考、验证与讨论等形式获得答案。该种教学引导方式能够较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通过集体讨论或者合作实验等方式,获得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辩证分析能力得到较好提高。比如,教师在进行人体免疫系统的理论内容教学过程中,可提前设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人体为何伤口经过过一段时间后会化脓、人体感冒或者发烧时,提问为什么发生变化等,以此使学生能够基于学科问题展开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等,主要起到理论运用能力培养、辩证能力培养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2]
四、建立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角度、层次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工作中,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唯一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表现没有进行较好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正确的学习观念。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评价工作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评价,由此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性学习。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工作中,多数教师主要重视考试成绩的结果,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根据分数水平进行分级,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存在一定局限性。新课改不仅在教材的课程章节上进行了相关改动,也提出了新时期学科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由于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较多且学生本身具有个体差异性,仅靠单一的教学评价指标,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教学工作中,需要转变教学评价的侧重点,通过综合向的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优点,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较好的教学引导。
结语:综上,在新课改的教学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确保学生能够在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科教学工作中获得较好成长。
参考文献:
[1]谢金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途径探讨[J].知识文库,2017:148.
[2]张开红.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