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词汇识别的意义
内申(Nation,1990)认为,了解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的形式(口头和书面) 、位置(语法句型、搭配)、功能(频率、得体性)和意义(概念、联想)(Laufer & Paribakht,1998)。而克伦巴赫(Cronbach,1942)认为理解一个词包含下列五个含义:类化(generalization)指能给该词下定义;应用(application)指选择该词的一个适当用法;意义的宽度(breadth of meaning)指回忆该词的不同意义;意义的准确度(precision of meaning)指在各种可能情形中正确地运用词义;易联想性(availability)指能产出性地使用词语。这并不是说外语阅读理解等同于外语词汇理解,或者说外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只取决于外语词汇量的增加。但是无论在母语阅读还是外语阅读中,不理解文章中词汇的含义是不可能理解文本意义的。
在母语阅读和外语阅读中,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都受到背景知识、预测文本内容、根据上下文猜词、推理、识别文本类型和结构、提取段落大意等一般阅读策略的影响.但是研究不断证实和其他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相比,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最为相关。Anderson & Freebody (1981) 在调查了多项研究(相关性分析、因素分析、阅读能力分析)后发现:与句变量、推理能力、提取段落大意能力相比,词汇变量更具可预测性。Beck, Perfetti & MoKeown(1982),Kameenui& Carmine(1982) ,以及斯特尔(Stahl, 1983) 均证实,外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词汇的积累和词汇知识的增加。英国语言学家维尔金斯(George Welkins)曾指出: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送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的信息。
劳弗(Laufer, 1997) 指出使阅读速度得以实现的词通常指见文即认词(sight vocabulary),即通过词的形式和常见意义能自动识别的词,不包括在某一特定上下文有些知晓的词或上下文可以推测出词义的新词。掌握大量的见文即认词,读者可省去猜词的时间和注意力,高水平地辨明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意义联系,来推测作者的意图,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速度。所以,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环节, 我们就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人们在探索外语词汇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对外语学习者进行研究,外语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并且也影响到外语学习者的语用和语言交际能力。
戴曼纯特别强调应当区分语言的总词汇量和使用该语言者的个人词汇量,并且指出,对第一语言习得者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本族语者掌握的词汇量大可作为学习者追求的目标。而劳弗从实现顺利外语阅读的角度出发,指出顺利阅读的最大的词汇学障碍是学习者词库中词汇量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流利和速度。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学习者个人可操纵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少学者主张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加上独立策略发展(indpendent strategy developmen)这一途径。Oxford (1995)指出,教给学生明确的词汇学习策略十分关键,这就是说语言学习者要有意识地使用和优化词汇习得策略来扩大外语词汇量。这一理念的提出给语言教师一个更加清晰的教学观念: 外语词汇量是影响外语阅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我们希望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而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应该将词汇教学策略和词汇学习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外语词汇教学策略
无论是在母语还是外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长久以来都似乎存在着一种悖论,即语言教育者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太多了,超出了语言学习者在其发展期所能承受的极限(李广琴,2006) 。但是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实现词汇量阈值,必须增加词汇信息输入量,建立多维词汇信息输入模式。不同阶段阅读的词汇量输入产生不同的结果。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具有阅读外语普通文献的基础,但外语学术性专业文本的阅读能力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词汇量的匮乏。
既然认识到词汇量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那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词汇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词汇的发展。
2.1 积极干顸策略
在母语习得中,课堂词汇教学具有故意性和直接性。其缺点在于干预,而其优点也在于干预。因为教师通过干预,可以使词汇信息输入过程变得更具可控性,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词汇输入,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词的语义和语用知识。
在外语课堂阅读活动中,外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对外语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积极的干预。
(1)可以进行阅读前的词汇指导,重点放在激活学生有关词汇的已有知识,训练学生的词汇猜测能力。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词汇的语境意义,并帮助他们理解重点词汇在语义场中的位置。
(3)可以有意识地介绍词源、构词法和词义衍变等方面的知识。
(4)还可以运用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运用归纳法等策略,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激起学生独立学习词汇的兴趣。
在现阶段里,外语词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外语教师能够培养和发展外语学生的课堂持续默读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策略并具有持续默读的能力,外语阅读便可以在课外进行。词汇的附带学习也会水到渠成。
2.2分级阅读策略
Laufer & Hulstijin (2001)对受试者阅读后完成不同的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通过外语阅读促成的词汇附带习得与外语阅读任务有强大关系。对于不同的外语学习任务,学习者的努力“投入量”是不一样的。“投入量”可以用三种心理状态来量化:需要(need) 、搜寻(search)和评估(evaluation)。“需要”是指外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或理解句义需要弄懂某些词的意义。“搜寻”是指通过查词典或权威文献找到一个不认识的外语单词的含义。而“评估”则包括已经给出词汇和其他词汇的比较,一个单词的具体词义和其他词义的比较,或者把一个词与其他词结合以判定该词是否符合语境。
综上所述,增加课外阅读量是扩充词汇量的最有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目前学生增加词汇量仍然依赖于背词汇书,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而且应用并不理想。原因一般有两个:(1)一些学生认为,通过背词汇书增加词汇量的方法比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要快捷、直接得多。(2)学生基础词汇量水平不一致,对于词汇难度一般的外语课外阅读材料, 学生觉得收获不大,而词汇量较大、较难的外语阅读材料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又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使得这种无人指导的课外阅读根本无法继续下去,常常以学生知难而退告终。因此,要想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充词汇量,外语阅读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初始词汇量水平的差异及词汇阈值。根据学生的不同词汇阈值建立课外阅读分级制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实现顺利阅读理解的临界值,即进入“课外阅读→词汇量提高→进行更高级课外阅读→词汇量再次提高”的良性循环。
2.3词典使用策略
关于学生使用词典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国外学者有诸多研究。奈特(Knight,1994)发现,阅读中既猜测词义又使用词典的学生在即时测验和两周后的延时测验中,单词的记忆数都多。因此,正确、灵活地使用词典不仅是学习者独立词汇学习策略发展的重要体现,而且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词汇伴随学习(崔义平,2005)。 我们经过观察认为,关于如何使用词典,外语教师在各阶段教学中很少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不少学生在外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对选择何种词典、如何通过词典帮助自己记忆单词十分迷茫。因此,加强对学生词典使用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教师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帮助学生选择词典。现在市场上词典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外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针对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自己的词典,如在初级阶段选择英汉词典,进入中高级阶段使用英汉双解词典或者英英词典。使用英英词典有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培养。
(2)指导学生如何查词典。这包括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目标词,如何查找短语的意思。外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不要一遇到生词就立刻查词典, 应该结合上下文或构词法想一想, 带着问题查词典本身就是词汇记忆过程。
(3)指导学生从词典中获取哪些信息。外语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学生从词目中得词汇的意义,而且还要从词典提供的例句中章握有关该词的搭配、语法模式及语用方面的信息。 学生在查词典时往往注重词的意义和搭配而忽视词的语法模式及语用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都是学生正确使用该词的基础。
外语词汇习得本质上仍然是学习者个人行为和主观心理活动。作为外语教师,必须明确对学习者所应达到的外语词汇量的阈值有充分的了解,对外语词汇教学有正确、科学的预期。外语教师通过积极的词汇教学和适当的词汇习得策略教学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外因(条件),这样才能促进外语学习者更快更好地获得外语词汇习得能力,从而为整个外语学习尤其是外语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Cronbach,L. J.An analysis of tehniques for diagnostic vocabulary test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carch ,1942, 36: 206-217.
Nation,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New York: Heinle & Heinle, 1990
Laufer, B., Paribakht, T.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tive and active vocabularies: Eff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 [J]. Language Learning,1998, 48(3): 365-391.
Oxford, R., Burry-Stock, J. Asses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orld Wise Using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 System [C]. 1995, 23:1-23.
崔义平. 英语词汇学习三维途径理念下的词汇教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
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戴曼纯.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戴曼纯,张希春. 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李广琴.词汇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词汇习得策略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