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祥桐
廊坊市委党校,06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易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金融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开始慢慢向着农村金融领域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和模式开始在农村地区发展,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比较短,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实际的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产生非常突出的矛盾。基于这一情况,笔者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在“三农”发展问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论述,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农村地区的金融行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也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三农”;发展问题;应用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于农业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在2017年的时候也颁布了专门的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并提出了要通过金融机构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保险、支付结算以及贷款等,促进乡镇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农村金融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互联网金融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在“三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在“三农”中的重要性
在2014年的时候,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向“三农”领域提供规范服务。所以,将互联网金融融入“三农”中,能够有效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变目前的现状,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一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有效减少了服务成本,促进了更多的资源融入农村市场。第二点,农村的融资模式在当前环境中发生了很大的额变化,农民在融资的时候更加便捷,而且使农村原有的金融机构比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使其更加合理。
(1)解决了农村信贷配给问题
因为农村地区的信息传递和收集不完善,存在开展信贷服务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增加,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可以随时随地的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资源信息库了解更多的信息。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数据逐渐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扩大了农村信用信息库,有效解决了农村信贷配给问题,促进了农村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
(2)减少了发展成本
虽然农村地区近些年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增长幅度非常小,这于风险高和利润少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农村地区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下受到巨大的冲击,很多农村用户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全方面分析农村用户的心理,使客户的需求尽量得到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农村金融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农村金融经营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意义
近些年党和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理念。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农村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不完善,无法快速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而随着“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的“三农”问题进行有效改善。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互联网金融对于“三农”的服务情况,能够有效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使农村地区的金融实现了深化改革,促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使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相比较传统的农村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无论是服务范围还是服务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农村用户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使农产品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亏阿苏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模式
(一)电商平台模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我国的电商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这些平台电商平台依靠流量、平台和技术优势,有大量的用户资料,为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比如,阿里巴巴预计在村级建立超过10万个服务店,使物流信息资金限制彻底打破。还有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融,也制定了农村金融战略提出了“谷雨计划”,联合多家企业为种养殖户提供金融服务,并对全国的“三农”用户提供了上万亿元的信贷资金。例如在2016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涉农用户提供的信贷服务、保险服务、支付服务接近3亿人。
(二)P2P网贷模式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P2P网贷已经成了目前非常热门的互联网借贷平台,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也逐渐进入“三农”领域。在2017年的时候,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借贷平台就超过了400家,针对农村金融从事专业的金融机构就超过了50家。
但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贷款风险,很多网贷平台会收取高额的利息,如果用户无法及时还款,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而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现在也加大了打击的力度,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在“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到家庭环境及地理因素的影响,缺乏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刚兴起的金融模式,很多农民不是特别了解这一行业,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相比较传统的金融机构业务来说,就算是网络实现了普及,手机终端也实现了普及,但是很多人只会进行简单的操作,想要通过移动终端办理业务还有很大的难度,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的推广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部分农民对于互联网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觉得不是特别安全,尤其是金融软件产品种类繁多,农民的识别能力不足,从而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不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的法律规定还存在一些漏洞,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存在很多金融风险。如果管理部门没有合理应用自身的权利,必然会对金融创新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其次,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于利益模糊处理原则过于重视,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甚至部分机构通过非法集资的方式获取利益,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不完善的信用体系
因为农村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差,导致建设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对信息进行收集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目前农村地区的征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很多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征信的重要性,导致整个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存在缺陷。而金融行业对于信用体系非常依赖,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在农村进行推广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此外,很多农民对于风险意识也比较缺乏,如果没有专业的机构评估农民的资产情况,就会存在非常大的借贷风险,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意见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减少城乡差距,让乡村地区也实现全网络覆盖。对于农村地区的用户。要做好推广移动端产品的工作,让农民可以积极主动地使用手机等移动产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农民随时随地的了解农业信息,就近办理金融业务。并且,各地区也应当尽快建设完成农村的物流网络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完善监管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确保其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进一步细化互联网金融监督机制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务范围等,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因为互联网金融会涉及到很多的领域,所以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一定要进行改进,严厉打击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监管的力度,尽可能通过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想要确保金融服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需要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风险控制措施,这也是确保农村地区,高效开展金融服务的基础所在。首先,各地区应当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目前农户的信用信息和资产信息进行评估,建立统一的农村征信平台。其次,各地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信息体系,通过法律的方式加强风险控制,做好宣传,让农民对信用有正确的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体,想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得到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就必须要得到互联网金融的支持。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也要抓住机遇,以互联网金融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支持。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杜绝出现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发生,自律规范,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国猪业. 2019(02).
[2]张金波.“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和创新趋势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8(09).
[3]杨龙金.认真谋划 加力推进 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J].衡阳通讯. 2019(03).
[4]王硕.“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和创新趋势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5(11).
[5]潘力扬,陆秋杰,王倩倩.浅谈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J].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现代金融. 2017(07).
[6]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形势、挑战及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期刊课题组. 农业网络信息. 2017(03).
[7]张正平,石红玲.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问题、原因和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 2017(02).
作者简介:
姓名,贾祥桐,男。1970年10月出生。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