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主题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朱海燕
[导读] :我国是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素养
        朱海燕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程关小学   550200
        摘要:我国是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素养。由此,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发挥学科的优势作用,根据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不断向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融合教学 情境创设
引言
        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法治教育相对于道德教育在严谨程度和性质和教育层次上相对较高。实现两者的融合实际上是对教育内容范围和教育层次的一种拓宽和延伸。
一、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维护法律的尊严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育者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找出其中适合的法制教育点,将其中包含的法制教育内容给学生们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将法治教育进行充分地融合。比如:在讲到“祖国的生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充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以法治教育为出发点,引用了宪法中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国徽是五星围绕着天安门,周围遍布着齿轮与麦穗”,引导学生朗读宪法中的相关内容并深入地为学生解释清楚,让学生明白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与此同时,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进行:“宪法是我国具有最高级别法律效力的法律”的学习,使学生从小就明白法律是威严的,并且明白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重视教育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不断将宪法中传达的精神埋种在学生心中。
二、提高教师的融合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升对于取得良好的融合教学效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具体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到课文内容中能有效融合法治教育的切入点。随后在教学思路的组织规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进行合理控制。结合实际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法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教学中,教师除了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向学生讲解不同类型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职能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不同国际组织形成和发展相关历史的纪录片。同时,不同的国际组织也承担着制定不同的国际法律规范的责任,教师可针对相关的法律规范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学习的机会,实现两方面教育的融合。


三、设情景,注意沉浸式教学
        创设情景是当前教学中经常会采用的一种方式,很多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但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具象,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加形象,同时也更具备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更加主动,学习的效果也更加良好。那么如何进行情景的创设,这里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多媒体课件情景创设。这种方式主要依靠了当前的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上课时候要讲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多媒体课件,随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学习。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更加感受本节课程的内容,同时有了多媒体,学生也能够了解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自己是怎样做的,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充分的反思,并且在其中学到应有的知识。除了多媒体情景创设,其次,就是生活情景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例如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节课中,学生需要自主进行课余生活的选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其中有一些想法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余生活。
四、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吸引资源支持
        例如,在开展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地球——我们的家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地球环境对人类在宏观上的重要意义,通过举办爱护地球的主题宣传活动,分别从学校层面、家庭生活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入手,组织学生讨论地球环境的维护中,除了学生自身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周边环境外,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还有哪些行动能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教师可联系街道办环卫系统工作人员,组织学生对环卫工人为地球环境的贡献进行实地观察。随后借助3.5学雷锋日组织学生参与到扫清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卫生的义务活动中。当学生有了切实的实践体验,教师再进一步整理相关的法律条文内容,法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角度实施教育。而当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共同参与到融合教育中,来源于其他两方面的资源支持也就更容易发挥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将法治教学融入其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实际情况去设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善于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胡建禄.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
[3]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小学德育(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资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