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进促思提效——以《等式与方程》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郁晓红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是一种打破教室壁垒式的自由学习
        郁晓红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是一种打破教室壁垒式的自由学习,在畅通无阻式的开放式学习空间里,小学数学教学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合线上线下的教学,双线并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孩子们在思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等式与方程”为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调查,设计多样化的研学内容,在“以生带生”的学习研讨中,提升课堂效率,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线上线下融合
        “深度教学指帮助学生对学科问题深入思考,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对学科思维深度生成的教学。”深度教学视域下的数学运算教学应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代数”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到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学生现阶段的思维仍处在算术方法的解答中,因此在新领域中的思考方式,学生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为了让学生迈好新阶段学习的第一步,在当下线上教学的热捧期,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深入调查,精心设计。
        “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因此,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异就是教师做教学设计的思考之源。教师利用互动平台设计恰当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前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情况。
1.在问卷中了解现状
        通过QQ平台的提问,了解学生已经学过方程的情况,便于课堂设置适合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全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已经通过线上学习、课外培训班辅导的方式把第一单元方程进行了提前学习。
2.在现状中精心设计
        在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价值性,课上让学生围绕3个关键词展开小组讨论。请大家用举例或是文字叙述的方式,在小组里分别说一说你对“等式”、“不等式”、“方程”的理解。


3.在研讨中深度学习
(1)理解等式。要让学生掌握方程,那就需要追根溯源的让学生首先掌握等式。通过静态转化成动态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天平的前后变化,进而理解等式的基本状态:左边=右边。








(2)理清概念。学生虽然能正确解方程,但对于方程最本质的意义还存在比较大的欠缺,特别是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概念的混淆。不少学生判断出一个方程后就觉得不再是等式的结果了。在具体练习中,指导学生理清概念。学生在辩论式的学习中,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3)知识联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所以方程肯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学生大小不一的两个圆,让学生圈一圈,在圈的过程中,学生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等式就像“母亲”一样,方程是它的“孩子”。在讨论中,思维活跃的孩子联想到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这两个图形的关系就如同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在知识联结中,学生充分掌握了两者的关系。








二、双线融合,有效练习
        目前,许多在线练习App在不断完善,从过去只能判定客观题目结果,发展到现在以客观填空方式完成过程性检测。教师利用App有关功能设计合适的在线练习,及时获取学生学情数据,有助于提高下一课时教学决策的精准性。针对“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融合线上线下练习,在等式定义、方程定义、等式应用等方面帮助学生内化“等式与方程”的学习。
(一)内化等式与方程概念的线上练习设计
        电子学习设备的使用对学生视力有一定影响,在线练习的设计宜少而精。对“等式与方程”这一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1)请你举例说明哪些式子是等式(至少写3个不一样的式子)。(2)请你举例说明哪些式子是方程(至少写3个不一样的方程)(3)关于等式与方程,你是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可以用文字描述或是举例说明。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在线填写,同时借助乐教乐学平台,布置学生概念性的基础判断题进行参考理解。
(二)强化等式与方程应用的线下练习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理解,以及相应的数学应用,直接布置书本第2页的练一练第1题和第第6页的练习一的第1,2题。通过第一题的练习,检测并巩固了等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同时了解学生对两者关系的掌握程度。第二题是相应的实际问题,用于检测学生用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对应的方程,应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线上练习可以及时为教师提供学情数据,弥补了作业批改滞后给后续教学带来“失准”的不足。线下练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列式解题、书写习惯等。线上与线下练习相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学习评价价值最大化。
三、注重生成,促思提效
        “等式与方程”就单单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学生理解比较轻松,然而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需要学生对方程有更深刻的理解:等式里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有字母,那不管是有字母(未知数)还是只有数字,这些都是等式;但在这其中,只有含有字母(未知数)的等式才叫作方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体验。
        (1)合理分组。分组学习的探讨是学生走进学习,走向知识本质的基础环节,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权,在分组时兼顾到已经学习的,没有学过的,自己略有预习的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匀的分布在各个组。
        (2)探讨充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很多情况是因为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存在一扫而过的状态,指导学生精读题目,找关键词,说自己的举例,在充分的空间里探讨知识的本质,掌握要点。
        (3)善待错误。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错题,其实都是习题资源库。课堂上,不断鼓励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组讨论,全班探讨,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每一种情况的产生。善待错误,提升学生的接纳能力,思维能力。
        网络教学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将会颠覆传统的教育,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股新鲜血液终会令我们的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借助网络实现远隔千里的“教”与“学”行为共相融,从而实现教学共相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