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胡春林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
        胡春林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中心小学校  61811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学习创新以及信息意识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对趣味性课程以及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改地推动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同时信息技术也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信息素养,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当前,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相对较晚,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提升学生信息意识
        小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提升教师的信息教学效率。在信息意识的培养中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方面,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针对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展示,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设置个性桌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照片、图片等设置为个性化桌面,学生可以自行在网页上搜索相应的图片,也可以将自己的照片上传到计算机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图片搜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健康网站浏览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吸收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健康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的分析能力。
二、合理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在展示和应用上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对于梳理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计算思维等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引入信息技术,给予学生较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信息思维,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助力班级每位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Scratch单元“吃豆精灵”小节内容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本课控件模块的使用和程序设计思路进行细化梳理和具体展示,指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角色及相应动作,对角色进行程序设计,运用侦测和随机函数创作游戏,让学生在搭建、调试和运行过程中,掌握利用编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让清晰的展示和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并引发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性和有效化的课堂提问,询问学生如何借助信息资源进行创新性程序设计,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选择最优的学习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助力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三、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操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开展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较高,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学习《画多边形》的过程中,教师就设置趣味游戏,让学生进行画多边形竞赛,其要求为:每位学生都用同样的4个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来拼凑成一个多边形,看谁能拼出的多边形数量最多。此时,学生纷纷都用计算机画图工具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并且感到趣味性十足,其主动性非常高。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画图实操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课堂的趣味性就非常浓厚,学生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去创作更多的图形。
四、开展丰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该阶段小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化的课堂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活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进而助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网络文明小公民”小节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信息责任我来说”为主题的讨论活动,按照特质互补的基本原则,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并选择出本组的小组长,以协调成员进行讨论,维持课堂的学习秩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以及如何健康上网、绿色上网进行全面化和认真化的讨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案例,如某人因网络造谣被抓、某人因发布攻击国家安全的不当言论被批捕等,辅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这样开放式、自由化和趣味化的讨论活动中加深认识,强化自身的信息责任意识,为后续的绿色健康上网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任务。教师务必要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学文.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0):15-16.
[2]孙琴.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83.
[3]刘萍萍.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南国博览,2019(02):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