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鲁蕴律
[导读]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肩负起新的教育使命,
        鲁蕴律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200
        摘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肩负起新的教育使命,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共同营造和谐的师生友谊氛围,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新工作方法,走好辅导员专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是人的工作,只有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中凝聚共识,不断给予学生思想启迪和文化素养,才能培养政治品德和能力,全面发展人才。”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治国理政、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新形势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务之急
1、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的思考
1.1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学生有明显的个性。我们应该解决个性化问题根据他们的能力,注意他们的研究情况和身心健康,并关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也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做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未来,它有利于开展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高校辅导员要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要求,始终坚持“培养人才”的宗旨,围绕“立德育人”的任务。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辅导员应该以“经验者”的身份,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辅导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凭借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一点一滴的言行,班级逐渐运转良好。高素质的辅导员是实现教育理念的基础,辅导员的言行始终影响着学习。
1.2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学生成为新思想的实践者
        要进一步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高校辅导员在意识、选拔、维护等几个方面应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行动和思想上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在实践行为上体现出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努力完成习近平在新时期提出的任务,把宣传贯彻学习作为政治学的必修课,真正落实到大脑中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爱国信念和学习目标,使学习和贯彻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高的政治任务,以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关注学习,确保任务的学习宣传贯彻。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能否牢牢把握新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和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外来文化和观念的影响,网络游戏一部分成为大学生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迫使辅导员加快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强自我完善,在自己吸收新潮流新思想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也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不能只是单方面的专业知识,要真正跟上时代潮流和年轻人的思想,利用互联网改变和提升自己,融入学生社群,与学生国家一起生活,例如精通体育运动、游戏和流行网络词汇。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现在喜欢什么,辅导员和学生才能做到一件事并融入其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学生/老师朋友。转变注定是困难的任务,每一位教师都要投入到积极性、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1.3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中,要通过不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如辅导员素质培训、专题讲座和其他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新事物通过持续和积极地参与各种专业培训来提高专业素质,如教师素质培训、参加专题讲座和其他活动。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要教书,他的职责是教书,学生不仅要学习,他的职责是在国内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明辨是非。

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实施适当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带来的道德教育,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实践,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有接班人。
        提升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是提升其“人格魅力”的关键。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去读他们没读过的书,去看他们没看过的东西。城里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满天的星星,乡下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高楼大厦。城市的人没有见过乡村的宁静,农村的人没有见过城市的繁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上下左右之分。
2、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模式与新方式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思想,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大学辅导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1改变讲师的身份,培养同理心
        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沟通的基础。因此,作为主要演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辅导员必须改变传统的通信的概念,从一个老师像“优越”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临近和减少隔阂,注意学生健康问题,从而实现与学生的友好沟通,实现和谐的沟通。
        创造师生友好的和谐氛围,通过渗透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通过物质环境和虚拟环境的整合,形成品牌新教育体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后继者。“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过程”是高校辅导员生活的“初衷”和“使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加强“四个意识”、“四个信心”和“两个”以高尚的行为,教育人民的热情,汇聚成强大力量的爱国热情,决心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行动,在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坚持我们最初的宗旨和使命,携手同学团结起来,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2.2创新良好的沟通方式,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既能为不同性格的展示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如通过积极的学术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志愿劳动等活动,能使每个人充分交流意见和观点,把身体美和劳动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充分的结合进行教育和沟通,体现出大学生的独立性格和特点,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在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为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做准备。
2.3理性对待“第三方语言”,做好舆论解释工作
        “第三方语言”指的是小道消息,如果你想全面了解学生,你可以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通常隐藏的问题通过“第三方语言”传达出来,这有助于辅导员对学生有一个针对性的性教育。当然,小道消息也有不好的影响,错误的信息会让大家产生误解。网络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校园环境恶化,大学生只是“拔苗助长”,关键时期的穗是自身的各种毛发,展览信息泛滥,需要良好的信息识别意识,才能完成筛选,互相干扰,避免误入歧途。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在“上大学”的目标强大的驱动下,忽视了自己个性化的生活规则/延迟,目标实现的路径不明确,导致了进入大学校园后的步伐、人际沟通和个性情绪以及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需要,用心理健康问卷影响学生,用爱心影响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总结
        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三教合一”的新理念。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细心和耐心,要能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自强、自爱、自信、爱国、尊重国家。国家的主要政策的指导下,我们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对国家政策的兴趣,及时修正自己的工作方向,坚决跟着党,并成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实践者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最大化正能量的转移,学生成长为一个人生导师和亲密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孙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3):260-261.
[2]江心敏,厉成晓.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浅析[J].求贤,2021(01):62-63.
[3]洪云洁.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动员能力提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鲁蕴律,女,1988.8 汉族。广西兴安县。讲师,硕士研究生,英语笔译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