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山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卢文艺
[导读] 流传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
        卢文艺

        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    
        流传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是河阳地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中的重中之重,从牙牙学语时,父辈,甚至祖辈就开始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沟通,给孩子最好的语言熏陶和教育,导致现在的很多孩子完全不会说当地河阳方言,更别说会吟唱历史悠久的河阳山歌,宝贵的乡音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圈。我园正处于张家港市河阳山,对山歌的传承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极具地方特色的河阳山歌呢?以下是我园的一点尝试与探索。
        一、学说河阳话,争做河阳娃
        河阳山歌是用方言来传唱的,所以要唱山歌,先得话方言。河阳方言极具特色,老鼠,河阳方言叫老虫,小孩,河阳方言叫小干,月亮叫亮月…我园在每个班设置了“河阳方言吧”,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图片,供幼儿看看说说,练习河阳方言。小班以动物、植物、物品等词语为主,中班则鼓励幼儿学说短句,而到了大班,则鼓励幼儿根据提供的图片用方言自编故事等。习惯使用普通话的河阳娃们,说起方言来显得那么的稚嫩,滑稽,“河阳方言吧”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还在“河阳方言吧”提供了录音笔,供幼儿录下自己和同伴的方言,相互倾听和欣赏。
        二、大手牵小手,共享山歌乐
        1.山歌馆里赏山歌
        在我们河阳,为了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河阳山歌,政府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河阳山歌馆”,馆内风景如画,有着和苏州园林相媲美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游客可以在馆内通过一些视频、音频资料,了解河阳山歌的产生和传承,更可贵的是山歌馆内还有专业山歌手犹如天籁般的现场表演。《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河阳山歌馆,零距离和山歌手进行互动,欣赏山歌手精湛的表演,向山歌手拜师学唱,尝试和山歌手同台表演。走出幼儿园,走进山歌馆的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了河阳山歌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唱山歌的种子。
        2.奶奶助教教山歌
        河阳山歌代代相传,很多经典的山歌,年轻的爸爸妈妈不会,可年龄稍长的爷爷奶奶们都能熟练吟唱。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这一资源,定期开展家长助教日,鼓励奶奶们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成为奶奶助教,带动幼儿一起唱山歌。《摇摇诶》、《牵豆腐》、《亮亮高》、《肉宝贝》等一首首历史悠久又动听的山歌,在奶奶和孩子之间演唱开来,祖孙之间的亲子感情也更加温馨。
        三、山歌嗨翻天,演绎河阳情。
        1.融一日活动,潜移默化润童心
        润物细无声,我们把河阳山歌巧妙地融入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追求幼儿园教育的自然与无痕。幼儿来园环节,我们选取了一些抒情的河阳山歌巡回播放,幼儿踩着清丽婉转的山歌声入园,一天的快乐学习和生活从这里开始。晨锻时间,精心挑选的旋律欢快的山歌,串连在一起,在幼儿园上方萦绕。老师还编排了适合幼儿韵律的队形和动作,带领孩子们畅舞山歌。每天早晨在幼儿园的活动场地上,乡土的山歌,别致的韵律,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了午睡起床时间,睡梦中的孩子又在活泼的山歌声中醒来,在耳濡目染下,孩子们对这些山歌串烧非常熟悉,常常张口就来,而且人人都能哼唱几首,有的还能边唱边舞呢。
        2.创河阳舞台,活泼自信当主角。
        我园开设了众多户外大游戏,“河阳小舞台”是广受孩子欢迎的游戏之一。

“河阳小舞台”是我园一个表演河阳山歌的场地,我们投放了演唱山歌所需要的道具,如蒲扇,油纸伞、围兜、草蒲团等乡土材料,还投放了山歌手的服装、演唱的话筒,山歌的背景音乐……在这个极具山歌特色的舞台,每个孩子都是舞台的主人,都有自主登上舞台进行山歌演唱的机会。小小山歌手的表演,经常受到台下小观众和客人老师们的赞赏,阵阵掌声响彻在我园的”河阳小舞台”。小小山歌手在“河阳小舞台”找到了自信,也享受了演唱山歌的乐趣。
        3.选山歌好声,你唱我听乐开怀。
        “山歌好声音”是我园每学期都会开展的大型活动。活动初期,我们会宣传、发动,鼓励拥有山歌好声音的幼儿来参与海选。海选定在一周放学的固定时段,便于众多家庭观赏。海选中脱颖而出的好声音,再进行晋级赛,整个活动的评委由各班幼儿代表、老师以及家委会代表担任。成功夺冠的好声音,会在升旗仪式的时候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奖品。在“好声音”活动期间,稚嫩的嗓音、声情并茂的表演,常常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亮亮高》、《白被头》、《鸡鸡斗》、《楼上楼下》……她们用最美的歌声和最可爱的动作演绎着河阳山歌!一曲曲朗朗上口的河阳山歌展示了宝贝们的风采,也扩大了我园传承山歌的影响力。
        四、精选山歌谣,绽放游戏花。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对游戏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们结合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将山歌歌谣改编成山歌游戏,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素材。
        1.巧玩手指游戏
        山歌《金锁银锁》、《打大麦》、《白被头》、这些短小精彩的河阳山歌,可以作为手指游戏来玩耍。如《打大麦》:”一摞麦,二摞麦,三摞开始打大麦,噼里啪啦噼里啪……”我们和幼儿一起创编了游戏动作:两名幼儿面对面坐,在念“一摞麦”的时候,一名幼儿手心对手心合在一起放在胸前,另一名幼儿双手用手心顺摸对方双手手腕至指尖处,“二摞麦”两人角色互换,“三摞开始打大麦”动作同前。“噼里啪啦噼里啪……”第一拍两人自拍,第二拍右手对击,第三拍继续自拍,第四拍左手对击,依次重复……这样的手指游戏既解决了一日活动中零散的闲散时间,也更好地将山歌融入进了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2.畅玩体育游戏
        “蹲鸡母鸡”、“糠筛米筛”、“十只箩”等山歌朗朗上口,又带有游戏情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了游戏规则,在体育游戏中鼓励幼儿玩耍。如“糠筛米筛”,幼儿边念,边面对面手拉手左右摇晃,在念到“翻转来就筛……”拉着的小手上举,随即身体向高举的小手方向翻转。这样的游戏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形式灵活,多样。再如“蹲鸡母鸡”,幼儿围成一个圈,一脚出列也围成圈,边念山歌,边随节奏手指点脚背,山歌结束,其余幼儿四散逃跑,最后点到脚背的幼儿去抓捕。这样的游戏既巩固了山歌,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3.趣玩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而有一些河阳山歌就像一个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且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和表演。如山歌“张小弟”、“猫猫狗狗”、“亮月亮”、“小瘪三”……幼儿在表演区,自主创设场景,自主协商角色,自主选取道具、自主商讨规则,自主进行表演,自娱自乐,并享受其中。
        沐浴在天籁般的河阳山歌下,我们是幸福的河阳人。我们也不忘自己的使命,我们正和孩子一起,追寻前辈的足迹,将这淳朴的山歌传承、传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