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自立自励——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赵金花
[导读] 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
        赵金花
        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逐渐有了独立意识,凡是都想试着“我自己来”。因此,对于幼儿正在萌发的自己动手的意识,我们要抓住关键时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了解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后,及时调整策略,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还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巩固幼儿生活自理的行为,取得家园的密切配合,以此来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调查现状
        小班开学初,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幼儿在进餐、穿脱衣物、入厕、洗手方面的调查问卷,从29份
问卷中看出,幼儿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18名幼儿在家要喂饭,其中1名幼儿要家长追着喂饭,2名幼儿边看电子产品边喂饭,1名幼儿进餐1小时以上,10名幼儿存在偏食挑食现象;16名幼儿要家长帮助穿衣穿鞋;12名幼儿要在家长协助下如厕;8名幼儿没有主动洗手的习惯。
        (二)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之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家庭,取决于家长对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很多家长看幼儿自己吃饭又慢又脏,还不如直接喂来的省事,于是幼儿只需饭来张口;有的家长看幼儿穿的衣裤反了,为了省去再脱再穿的麻烦,直接包办了,幼儿只需衣来伸手;有的家长担心幼儿洗手时玩水弄湿衣袖,直接帮忙洗了。出于家长的方便,剥夺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幼儿的自理能力水平就无从提升了。
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自理
        “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小班幼儿要求会自己吃饭、尝试自己穿脱衣物、能独立入厕、能主动洗手等,自理能力强的幼儿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自立
        “自立”之意:不须他人扶助,自己独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幼儿在群体生活中保持自立的能力,使其在群体活动中更具有自信。
(三)自励
        “自励”即自己鼓励自己,勉励自己。拥有良好自理能力的幼儿,更能克服依赖性,进而激励幼儿的自信心和敢于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也会产生很多正能量的影响。
        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幼儿生活自理的意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原则。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独立生活。所以,增强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集体活动《我会上厕所》、《干净小手人人爱》;晨间谈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我变得……”;绘本阅读《我不尿裤子了》、《幼儿园里我最棒》等,利用倾听、讨论、生活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体会独立完成事情之后的愉悦感,通过情感的激发产生自我服务的意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
小班幼儿的学习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好模仿,可以借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视频,轻松习得相应技能。如学习七步洗手法,我们就采用边看视频边学儿歌的方式,“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我跟螃蟹点点头、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这样重复多次之后,幼儿就自然而然习得了洗手的技能。               
        (三)还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幼儿园的单方培养远远不够,还需和家长沟通,形成一致合力。在幼儿园,教师通过集体教学、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里,家长也要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四)巩固幼儿生活自理的行为。
        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每位幼儿都是好表扬、好竞争的,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老师的鼓励“哇!你已经会……”、“你真了不起”……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
        都说21天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于是我们每月开展“幼儿月技能比拼”,月初时,我们和幼儿一起商量“这个月我们比什么?” 于是,就有了每月的技能比拼内容:9月光盘小能手、10月穿裤子PK赛、11月戴手套PK赛、12月穿衣服PK赛。然后,在群里告知家长重点指导,月末,我们就在班内举行一场小型PK赛,将比拼的视频或照片及时发送至班级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达到家园共育,这样的活动也很受家长欢迎,大家会去群相册点赞和留言。赛后,我们也会给幼儿一些适合的奖励,可以是小贴士、小礼物、小玩具等。
        现在,每月的技能比拼,成了我和幼儿、家长共同的期待。这是为幼儿提供巩固技能、展示本领的小平台,在每月的PK赛中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行为。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每个幼儿都“月”拼越能干!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到的,成人做到不包办,放手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观察指导,配以家园同步,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
        [2]龚清苑:《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 20 )
        【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 《支持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92001127 的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