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职美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叶小波
[导读]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叶小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519090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将美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高职教育目前主抓的重点。在讲美德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找准契合点,进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的美德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育;信息时代;美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在教育中得到有效地普及,推动教育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下,高职教育不但要做好专业教育,更要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美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美德,利用现代化线上和线下教育展开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将美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课堂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形成了中国民族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品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参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对美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涉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民族气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体现。比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爱国方面,具体体现为忠心报国;中华传统美德在人际关系方面,具体体现为尊老爱幼;中华传统美德在行为处事方面,具体体现为廉洁奉公;中华传统美德在自我管理方面,具体体现为勤俭节约等等。
(二)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专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认识到美德教育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作为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内涵,唤起学生内心的善良,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首要的教学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门,主要是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美德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过程中,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发挥美德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当代高职学生美德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高职教育更倾向于职业化,指向性更加明确。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美德教育的情况,我们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分感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认为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向应更深入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加课时,并积极展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高职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情况
        通过实际调查我们还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了解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解不够深入,也比较片面。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表现一般。部分学生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自己的帮助特别大,让自己更好地理解父母,理解教师,和同学友善相处,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感,促进了自己的全面发展。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学生所掌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多源自义务教育阶段,其次是受家庭和身边人的影响,最后是受到了网络和自媒体的影响。职业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息息相关,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未来发展。
三、信息时代高职美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
(一)找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专业教育的契合点
        中华传统美德涵盖面比较广,如果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需要教师要找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在选择契合点上,不仅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要融合职业教育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要生硬地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一,选择共生性的中华传统美德,比如,热爱祖国,孝悌礼仪,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引导高职学生以中华传统美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掌握与同事相处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减弱,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联网+口授的形式,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案例的形式融入到职业教育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做好教学设计,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教案当中,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选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实践。
(二)混合式学习实现全过程美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互联网+口授的形式将中国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第一,在授课之前,教师利用教学交互平台将职业教育内容与传统美德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以此来了解整体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引导学生采用智能产品观看诚实守信、敬业方面的视频,让学生掌握专业教育之外的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第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相关知识,为学生介绍本专业领域中的代表人物,然后针对代表人物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实质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职业发展影响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且,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第三,在授课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中华传统美德为案例,阐述自己的职业规划,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传统美德与职业教育的认知和理解。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石.传统美德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4,(7):60-62.
[2]芦净.工匠精神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浅探[J].文教资料,2019,(1):138-139,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