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敏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德昌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学习与发展融合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是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具体探讨了语文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1 引言
语文在小学教学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以及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吸取文化知识,并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秀的教材,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知识内涵充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模式中提高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不仅只传播课本教材上的文化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唤醒身体中的意识和潜力,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内在的人文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判断学生整体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人文素养关乎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利用课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积累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并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中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3 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3.1 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只借助阅读教学是不够的,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在语言的学习中,需要勤加练习才能进行流利清晰地表达。将朗读归入到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的语文知识时,自身的朗诵能力也得到提升。例如,在讲授《白鹭》这篇文章时,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一遍后,再让学生自行阅读一遍,体会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心情,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表述。在完成任务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文章开头,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诗呢?他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来表达。
如果学生对文章内容没有理解透彻,再加上跳跃的思维方式,学生可能直接认为作者喜欢诗歌,所以才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但这显然是错误的,部分学生也可能认为是作者喜欢白鹭,所以才把它比作一首诗。这时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含义,但表达方式略显苍白,不够精致,这就是表达能力的欠缺。而教师就是要弥补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其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进行总结,作者用散文诗来比喻白鹭,说明白鹭的美是一种富有内涵的美,虽然散文诗不如诗来的惊艳,但它是韵在自己骨子里的、与生俱来的美,应用“实在”一词,突出了作者对白鹭的感知,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再加上教师的总结,不断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表达能力。
3.2 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通过对本单元的几篇文章的分析,笔者发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与国外的文学名著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这几篇内容以外,在拓展环节,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匹克威克外传》《三个火枪手》《吹牛大王奇游记》《木偶奇遇记》等国外经典的奇幻冒险类小说。这不仅迎合了高年级学生喜欢冒险和刺激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还让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提升了阅读速度和质量,提升了人文素养。
3.3 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可以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小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舒适、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语文教师教授小学生学习《猫》这篇语文课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小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有关猫的图片,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让小学生的语文观察力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文章的学习和解读。教师向小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文章描写了猫的哪些特点?文章中描写猫的句子有哪些?自己对于文章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什么?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真实情感?通过这种引导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地发散思维,使小学生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小学生进行集思广益、互相借鉴,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小组合作形式,拓展学生语言实践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和积累写作的素材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匡爱东.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132-133.
[2] 王建军.构建小学语文人文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59-60.
[3] 李婧.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7):46.
[4] 曹发敏.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7):172-173.
[5] 杜春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