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崔利平
[导读] 当前,体育教学课堂正在面临改革的局面。
        崔利平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4800
        摘要:当前,体育教学课堂正在面临改革的局面。如何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兴趣、不断提升其自主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有效性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完善,学生整体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高。分层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高中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推动了国家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1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价值
        1.1充分展现体育教学的优越性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体育教育是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综合成长。分层教学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充分迎合不同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差异,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保证基础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培养,一方面有效地改善了高中学生群体紧张的文化课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和良好生活习惯,从而保障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1]。
        1.2促进构建体育教学体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正积极推动教育振兴战略发展计划,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和搭建科学教育体系,并且根据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深受紧张的文化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影响,不仅整体学习成绩欠佳,体育素养也存在不足。所以,在此情况下,高中体育教育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一方面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遗留的缺点,另一方面从体育教学角度帮助学生促进自身优势的发展,从而进其重拾学习信心,不仅强身健体还能激发主观能动性。
2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1从兴趣入手,重点激发学生对探究的渴望
        兴趣是好的老师。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才会从心底里接受,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兴趣的阶段,关系到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认真备好课。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升级,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上课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2.2因材施教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由于高中整体学习任务的增加和升学压力的胁迫,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心理,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从生活到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跟进,以保证对学生发展有一个充足的把握,从而促进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尤其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体能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制订分层教学计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以保证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带来积极作用。


        2.3借助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
        新时期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活动也呈现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体育知识,有助于学生体育能力训练,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对于体育教学,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面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自身体魄、磨练自身意志,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更多有趣的体育现象展示出来,强化了学生的体育热情,坚定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信念,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为学生讲解一些细节技巧,如怎样发出高速旋转的球、如何增加摩擦等,由于乒乓球体积比较小,运转速度快,有很多问题无法直观解决,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应的运动动画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借助形象的动画模型来理解抽象的运动技巧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运动动画模型进行实践尝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乒乓球运动技巧[2]。
        2.4对于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见
        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对学生的问题都能解答,合理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严格按照教学内容进安排。当活动在开展的时候,应该先将课题公布出来,对其进行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一系列要求。还要对学生的特长进行了解,结合其特长进行教学。以篮球“进攻基础配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安排,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优化学习效果。
        2.5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项目都是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创设相应的合作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巧,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体育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篮球”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探索。在学习篮球文化知识时,让各组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收集相应的资料信息,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篮球文化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热情。在实际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训练掌握相应的篮球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对抗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加深对篮球的认知,也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在这样的合作氛围下,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也会更加轻松地掌握篮球知识点[3]。
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育所包含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多,且从体育专业角度来说更趋近于赛级标准,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成长发展变化和个性化发展差异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改善,一是保障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确保充分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分层教学法作为充分迎合学生群体不同发展需求的高效教学手段,教师要对此积极运用以保证全面的因材施教,从而让高中学生拥有更完整和全面的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沛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7):65-66.
[2]    杨琦.浅析高中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232-233.
[3]    沈军.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