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陈山
[导读] 在现代教育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知识的起始阶段
        陈山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知识的起始阶段,在此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物理课程知识,还要形成一定的物理核心素养,以具备物理探究精神。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策略
引言
        处于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双重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在发生转变,现代化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应用对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深入探究。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物理教学的创新性有所不足,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物理学科的科学性特征较为明显,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的教师缺乏深刻认知,在教学活动中仅是以理论知识灌输和公式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所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物理教学对于手动实践具有一定的要求,但一些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学生的实践操作则是能省则省[1]。
2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重视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的培养,对初次接触新学科教学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开拓思维的关键节点,老师可以依托物理学科教学,使学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变得简单、具象化,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但是,就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老师对物理知识的讲解并不深刻,只是简单进行分析,仅仅停留在教学生学会做题,课堂氛围相对而言较为沉闷、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2.2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立足核心内容实施教学
        问题往往产生于真实的情境中,产生于矛盾和奇异现象解读中,也产生于对物理现象的思考中,在高中物理实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借助具体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自觉进入探究状态中,以期通过经历体验、实践、反思等过程,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但是,需认识到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立足于核心内容进行,才能向学生系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3实验教学,强化创新意识
        物理课堂的开展离不开做实验,实验的一大特点就是能把物理学上的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转为更加直观的实验现象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而且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对做实验有较高的兴趣,但是现阶段的实验教学都比较简单,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按步骤演示,并没有创新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维持太久。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需要有所创新,不能一味的照抄课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开展学生们感兴趣的实验,并且鼓励学生加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己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对实验有所创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实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2.4注重实验探究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分物理教师在传统思想的禁锢下,注重学生物理知识的传授,旨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直接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致使高中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具体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验探究性学习,以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实践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并有利于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深化理解物理知识,最终有利于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2]。
        2.5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社会已经走进信息化,教育技术广泛的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层面,因此物理教师应善于使用先进教育技术,比如实时投影技术或者电脑教学一体机技术等,赋予实验课堂生动化与形象化,借助网络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对试验学习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前国内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较为成熟,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能通过物理实验产生的物理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会感觉物理中的光线是很抽象的,因为我们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无法想象光线究竟是怎么养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加深对物理光线的认识。多媒体信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2.6开展趣味性物理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多种有趣的物理课外活动,比如教师给出课题让学生自由结组,让学生通过调查、演讲、辩论会等形式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还好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只有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2.7联系生活现象,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物理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现象,例如在十字路口常常会立着一面凸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为了方便十字路口的驾驶员观察四方的路况,便在十字路口设立了凸透镜。再例如,当我们乘坐汽车,汽车启动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向后靠,这是因为身体具有惯性作用,汽车在启动时就会发生向后靠的现象。物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生活中此类有趣的现象融入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物理学科价值的充分体现,有意识地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实验探究性教学等实践教学策略,以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邵国仙 . 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0(12):286.
[2] 梁旭东 . 基于学生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简探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0(11):125.
[3] 梁彩清 .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探析 [J].中国新通信 ,2020,22(19):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