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导向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1侯琳林 2高国峰 3侯艳
[导读]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新文科”概念的提出,
        1侯琳林   2高国峰   3侯艳
        1 (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2 (湖北大学)3 (昆明陆军边海防学院)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以及OBE教学理念的引进,推动了我国传统文科教学的改革,本文正是在这些新理念的导向下,对传统文科——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关键词:OBE;小学教育;《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一种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理论,它 是一种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产出导向教育和需求导向教育。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引进OBE理念,强调要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此后,OBE理念在中国被广泛接受,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之一。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指出,我国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建设“新工科”,也需要建设“新文科”。“新文科”建设,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找准方向,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育理念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进行创新和改革。特别是在高校文科教学改革浪潮中,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新文科”的建设与改革。本文将以小学教育专业所学传统理论课——《现代汉语》为例,谈谈“OBE教育理念”对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导向作用。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也较枯燥。随着当前OBE教育理念的引进,以及“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很多地方高校都向应用型本科方向转型,而且人才培养目标也体现为服务地方,突出实用性。因此,二者的结合,对于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理论课—《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设计,突出其实用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将有利于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人们对传统理论课的固有认识。
        一、《现代汉语》课程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教学目标未突出应用性
        在《现代汉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其教学目标是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知识,学术性较强。而且,现代汉语的本体知识本身就偏理论性,这导致学生觉得理论课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老师教起来也觉得十分费劲,课堂效果也收效甚微。这样的传统理论教学完全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选用未突出时代性
        很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依然选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使用的黄伯荣、廖旭东版本的《现代汉语》教材。该教材注重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讲解,从1990年第1版到2017年6月第6版,教材内容更改范围较少,较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语言文字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所以,应该选用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又符合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要求的《现代汉语》教材。
(三)教学内容未突出实践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依然选择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没有做好学情和专业分析,甚至以研究生的水平去选择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角。所以,导致了学生惟分数和考试而学习,并没有掌握真正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方式未体现能力目标
        《现代汉语》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给学生一张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就作为最终评判学生这门课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学了这门课以后,仍然无法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无法准确地拼读音节,无法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其次,某些同学在书写汉字的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笔画的先后顺序、间架结构,甚至提笔忘字。所以,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必将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未来的语言文字教学能力。


        OBE导向下《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OBE为导向的新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实用性和实践性贯穿到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和教学内容选择上。
(一)教学目标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虽是一门理论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教学对象获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语言素养和教学技能。但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汉语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第一,运用理论分析汉语语言现象和指导语言实践的能力;第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和书写的能力;第三,通过现代汉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第四,对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法规政策掌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最大的不足是未进行学情分析,考虑学生未来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即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势必造成现代汉语教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脱节的情形。因此,小教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进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汉语,发挥现代汉语基础课程的作用。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现代汉语》,应按照应用型人才和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置,现主要介绍语音、文字和词汇三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语音部分
        因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多为小学教师。所以,在这门课的语音知识讲解部分,可以结合学生方言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针对性训练,比如鼻音n和边音l的区别与训练、舌尖前音z、c、s和卷舌音zh、ch、sh的区别与训练,前鼻音韵尾-n和后鼻音韵尾-ng的区别与训练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发音技巧,纠正他们的方音,还能帮助同学们在未来从事语文等学科教学的时候,能更好地、正确地开展教学,而且也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2、文字部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汉字的起源、形体、结构和特点,更需要结合现行小学语文课标要求,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字表中汉字的正确读音、规范字形,还能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小学生准确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
3、词汇部分
        在讲解词汇这一部分的时候,除了要给学生讲解“词的分类”、“词的构成”、“词的意义”、等知识点外,我们还应该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些“词语搭配”、“组词”、“扩展词组”等能力的训练加入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其次,还应该帮助学生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和应用,适当加入演讲、辩论等环节的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而且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新文科”的提出以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都对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增强针对性,始终把培养符合小学文教育教学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 而基于OBE教学理念对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理论课《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改革,正好与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建设以及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完美契合。而“新文科”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到“新文科”建设和改革的行列中来,推动我国“新文科”建设的转型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小芳.“新文科”视域下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4月,第37卷第4期.
[2]陆侠.新课标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2月,第二期.
[3]刘芳.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2017(12):9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