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梅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 157300
摘要:语文是初中课程教学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学理念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革,这使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培养
引言
语文教学是所有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也是对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体现与传承,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在我国的学科教育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以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增强中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1.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综合能力难以提升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仅仅局限于教材固定的知识,知识类型有限,知识范围较小,难以满足素质教学的实际要求,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许多语文教师没有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能力较弱,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提升。
1.2作文评价反馈机制滞后,挫伤学生积极性
作文批改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600字的大作文,近100本的作业量,大部分语文教师既做不到及时批改,也做不到详细批改,耳提面命地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来进行面批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给分制形式来进行作文批改,但这既不能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也不能让学生理解应该如何改正。学生每次上交的作文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不仅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
2.初中语文课堂改革创新的研究对策
2.1更新教学方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灌输式为主,这就对学生的学习空间造成了限制,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思维方式也会逐渐僵化,教师如何教,他们就如何照着写;教师说答案是什么,学生不加思考,就认准改答案,而不去思考改答案如何得来,他们没有自己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必然无法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更新教学方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拥有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2注重实践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许多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化,单靠教师传授,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无法将语文知识真实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同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得到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却也无法获得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适当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出师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朗诵比赛或者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完整的带入文章中,更加生动具体地领会诸葛亮在写出这篇《出师表》时所蕴含的内心中深层的情感和文章所潜藏的深层含义,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3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落实整本书阅读时,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质量达到最高,教师就可以依据整本书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开阔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边阅读边思考中寻找到相应的阅读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飞跃式提升。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昆虫记》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本书是一部描绘精彩动物世界的作品,作者法布尔运用精彩的描述、热情洋溢的行文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了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跟随法布尔的文笔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的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进一步明确学生的阅读学习目的。比如,这篇文章中,作者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昆虫?这些不同的昆虫都具有哪些特点?你从这些昆虫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转自己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到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阅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更高质量地开展阅读学习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2.4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常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式学习下会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模仿教师,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习惯,导致自身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欠缺,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新教学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多多考虑学生的观点和建议,牢牢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人翁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语文教学内容所传达给学生的,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其他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在我国教育界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满足新课改的新要求,创建新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以提升中学生的全方位素质能力为目标不断迈进,最终达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夏英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 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8.
[2]覃雄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