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李艳
[导读] 语文素养由学生的文化积淀、人文素养、言语技能与言语
        李艳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崔家湾中学   718000
        摘要:语文素养由学生的文化积淀、人文素养、言语技能与言语学问等组成,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处于极为关键的一环。作为学生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则是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素养与内涵的同时,也重点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提升对策
        引言
        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点在于,提升其独立分析、自主思考以及文学审美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以提升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教材内容的补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修养的培养来满足不同学生,以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和语文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够保持活跃,这些会支撑学生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则是对初中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以及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几项对策。
        一、初中语文素养的具体内涵分析
        初中语文老师在新课改后,把更多的重心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抽离出来,转而投入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之上,同时,老师充分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展现出新的面貌,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更加自信,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素养包括情感态度、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一)情感态度
        不同学生的三观以及情感态度都各有差异,对于学习这件事,也是有人喜欢有人反感,而初中时期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学生之间建立自主学习小组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满足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文学基础的巩固,相互间情感的建立和传递,会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情感与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初中生正处于关键时刻,更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道德情操。
        (二)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诗词经典的阅读以及深入感受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其底蕴,但这对学生的分辨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是否能正确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于能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都极为重要。
        (三)语言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老师结合实际作出相应的选择,因材施教,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由此引导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在彼此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国家与民族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使其将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做出贡献。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对策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课前
        老师应在课堂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课程要有足够明确的认知,科学且合理地设计教案,提前安排好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将要学习《蝉》这篇课文时,老师可让学生提前自主了解与蝉相关的知识,在其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同学之间的相互分享,也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充。
        2.课中
        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比起传统的授课方式,营造合理且有趣的教学环境,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课文《皇帝的新装》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饰演,由此再现文中场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之下,更能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课后
        下课后,老师应当对这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科学全面的评价,且这个评价应带有鼓舞性,让学生在正面自身不足的同时不会因此而感到受挫。同时老师也要对自身做出客观的反思,对于课堂中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此外,老师也要在课后安排合理的作业,这些作业不应局限于简单的抄写背诵,而应将重点放到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人文素质的提升上,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与课文相结合,写出自己的感悟,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对这篇课文,学生也能更加印象深刻。
        (二)加强老师自身修养
        老师作为教育教学这个过程中的执行者,是课堂的构造者和参与者,是无法被替代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需要的是提高老师自身的语文修养。同时,老师也不应只注重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格的养成也要多加重视。不仅仅是自身素养的提升,老师同样也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样不但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的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三峡》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掌握。
        (三)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除了传统的室内教学之外,老师同样要把教材与实践相结合,组建积极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完善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而这个过程则是学生可以将已掌握的信息、知识运用、实践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老师对学生善于观察的动脑的能力加以引导,还将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创作思维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是一个不断摸索、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应当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完善,全方面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在全面发展的创新道路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周桂林.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途径摭探[J].成才之路,2020(06):78-79.
        [2]翁火銮.深化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