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红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八一中学 661500
摘要: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终极目标。要让教学的有效性更高,需要关注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那便是学生。学生要在课堂上有较好的反应能力,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师所构建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判定一节课是否有效,最关键的还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如何。比如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回应,那可以说这节课是有效的。此外,也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来判定[1]。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会明确制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这些目标的实现来展开的。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这些目标是否实现,如果实现,可以说这一节课是有效的。
一、激发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课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对这些内容有了较强的学习兴趣之后,他们的思维会更灵活,学习也会更积极[2]。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找准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点,比如他们会对一些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另外对于视频以及图片这种知识呈现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多个感官都可以被调动,进而对这些内容有较强烈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话题,让学生来讨论。在设计话题时,应尽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种方法也能拉近学生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在开展之前抛出一个话题:同学们对冬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以及记忆呢?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冬天的故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后,可导入本篇课文的教学,提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济南的冬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呢?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导入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更感兴趣,他们会非常想看一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文本阅读兴趣。
二、探究教学
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时刻保持思考的状态,提升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3]。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于具体问题展开探究,最终对于课文内容有准确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掌握新的知识,课堂获得感会更强。例如在《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的动态,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还要能基本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所以在打造探究时,可当时就应该以此为目标,让学生品读细节,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如:课文题目是《秋天的怀念》,在怀念谁呢,为什么要怀念,又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课文中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在文章中,关于看花一共提到了三次,背景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不同?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基本的探究之后,能够明确课文是作者在写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此时可以在再设置一个探究问题:本文将母爱的深沉厚重写的淋漓尽致,但是所用的语言都是非常含蓄质朴的。可否在文中找到描写母亲动作以及语言等语句,并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说,说好在哪里?借助这样一个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能够归纳塑造人物的办法。在基本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还需要通过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就是领会文章的情感内涵。例如:文中所写的“我”暴怒无常有哪些具体表现?借助这有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我”对母亲的顿悟与反思。
在这样的探究式教学中,所有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得来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强,而且能够让他们养成在阅读课堂上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三、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上,课下也是应该多加关注的。比如在课前,学生需要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需要做好复习工作,但是很多学生往往难以坚持让这两项学习活动流于形式[4]。此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此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于课文中的难点部分进行探究,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活动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大家互相监督,互帮互助。例如在《猫》《鸟》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猫以及鸟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再进行合作交流。课后让学生共同回顾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是如何突出中心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那便是古诗词。而且这些内容往往内涵比较丰富,因此在课堂上可能很难讲解得非常细致。比如作者的背景以及时代背景等,都会对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内容一般都非常多,无法在课堂原本本呈现给学生,因此教师只能简单讲解。此时就可以借助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进行搜集掌握。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分析,着眼于诗句。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某一个作者的其它作品进行搜集,展开对比分析。例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在学习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李白的其它诗词作品,分析李白的写作风格。此外,再来分析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写作风格,看看有何异同。合作学习这种方法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在学习时注重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一定要立足课堂并找准关键点,那便是学生。致力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双葵. 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思考[J]. 明日, 2019, 000(001):0065-0065.
[2] 李向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J]. 学周刊, 2019(28):126-126.
[3] 郑伟团. 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206-0206.
[4] 徐群能. 初探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 8(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