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冯健
[导读]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冯健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教学教研室  719000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这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进程,阻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语文是小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而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怎样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近年来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扎根于语文教学理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教学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符合现阶段教学的各种手段。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促进小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敢于想象、善于发言,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意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是奠定基础、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开阔眼界,可以培养综合素养,收获学习技巧,不再对学习有畏惧心理,从而构建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主题式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
        2.1结合教材实际内容,以读带写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读作为写的基础。通过对学生阅读和诵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强化其思考能力,同时也便于学生为写作积累素材,从而强化自身的读写技巧。基于此,在实际进行主题式读写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立足于教材实践,依照教学的目标,并充分结合小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多样化的主题式读写结合教学。在教材中选择优秀的语篇进行拓展训练,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生平以及生活背景,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在了解作者遭遇的同时了解这些遭遇与文章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2教师要加大对读写结合教学理论的学习
        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大对读写结合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做好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直接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同等对待,将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教师要将自己对写作的认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指导学生以作者的视角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改进自己的作文写作。上述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理论学习,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技能,在写作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3丰富读写结合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的使用能力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学生应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重要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使用语言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中经常出现的词句,写出独特风格的文章。例如,在《绿》这篇课文中多次出现各种场景下的绿,这时,我们可以灵活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写以“绿色”为主题的文章。又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个有趣但又符合课堂的剧本,并在课堂上表演,以此充分发掘学生对于语言和思维的运用能力,这种临时发挥还能提升学生语言和创造力的运用。
        2.4注重仿写训练,强化学生情感共鸣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写作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在掌握语文知识重点的时候还不够全面。尤其是针对一些语义的表达以及文字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想要通过主题式读写能力的培养来优化学生的语文答题技巧,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仿写能力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可以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感受更多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全面强化自身的语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在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阅读,和多样化情境联系起来,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选择经典语篇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和把握,使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同时,对熟悉并喜欢的段落进行模仿,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以感受文字的独特魅力。
        2.5加强课外阅读,为读写结合积累素材
        想要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一些适合自己风格的课外书籍,积累写作的词汇和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其实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到读写结合,才能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每一本教材都是专家根据国情选取的文章,这些文章和诗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将这些内容练习熟练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让他们有很多素材可以写。只有让学生们有了丰富的素材才能让他们写出优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自身观念,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摒弃之前的传统灌输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体会到语文的乐趣,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没有负担,没有压力,这样才是读写结合最重要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材实际内容,以读代写;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强化其情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拓展积累,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进而为优化语文课堂效率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海峰.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13):38.
        [2]毕杉杉.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华辞赋,2019(03):116-117.
        [3]李慧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