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娟 王伟
(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校 河南 新密452370)
摘要: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标志;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让学生在自身已经拥有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不断的学习以此来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并在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或者是智力因素的能力。而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要求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全面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高中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其对语文阅读的激情与兴趣,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国学风已然来袭,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重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投入,发挥阅读对于语文的重要作用。而就目前情况来说,高中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并不高,认为语文阅读并没有需要学的内容,对待阅读教学的态度并不端正,同时也没有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教学语文阅读中的句子、词语以及语句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助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其赢在语文、决胜高考。
一、当前高中生语文阅读现状
(一)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过少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中小学学生来说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因此高中生普遍都在专心致志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甚至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只有少部分真正习惯阅读的学生才会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阅读。而且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也并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虽然部分教学老师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下学生也不会主动的进行阅读,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成绩。
(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并没有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带领下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也作为阻碍阅读教学实现有效性的巨大屏障。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进而间接影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最终不仅无法实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也会阻碍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学老师,但笔者告诉大家习惯同兴趣一样重要,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会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阅读也是如此,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前提。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将要阅读的书籍目录列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这样看似学生是进行了阅读,但事实上这种阅读是被动的阅读,而学生们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阅读,根本没有激发起其阅读兴趣,更加谈不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了
二、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成绩的方式,更是拓展自身视野的一种途径,在阅读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不同,体验也有所差异。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各方面思维发展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接触什么类型的阅读会对学生这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高中学生接触的文本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部分,高中语文教学通常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内阅读,作为启发学生完成各项阅读任务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内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是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题材和文章主题,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开展自主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重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阅读任务。对传统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课堂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能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化和阅读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自主阅读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良好阅读课堂的构建,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必不可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强化阅读方法的传授,重视阅读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把文章细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四)尊重高中生的阅读体验高
中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需要在阅读课堂中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中心,将学生放置在阅读教学的中心位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我。教师要想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并且实现自身教学方向的转变,将重“教”转换为重“学”,让学生全身心的参加到阅读学习中。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的程度取决着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阅读课堂上,这样就可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于阅读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开心快乐的进行阅读学习。
结束语
高中阅读教学改进与创新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强化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阅读方法的掌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情况,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整合教学资源,将生活化的内容与阅读教学相融合,并同时发挥课外阅读资源与课内教学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高考,2019(36):66.
[2]付庆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74.
[3]席向晶.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36):110+112.
[4]李俊.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1.
[5]祝雅茜.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9(A1):63-64.
作者简介:
宋晓娟 (1982 .10),女,汉,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本科,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 教师,学科:语文
王 伟 (1986.10),男,汉,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本科,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 教师,学科: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