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君
江苏省淮安中学,223200
摘要:为了实现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构建引导型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型课堂的策略,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引导型课堂;策略
引言
语文作为高中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引导型语文课堂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探究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而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采用引导型语文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中语文构建引导型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单调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许多多的高中学校已经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由于这是都是首先在大城市中展开的改革,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一些旗县级地区的高中学校新的改革方案还没有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不仅教学方法落后,而且教学效率还非常的低,导致了高中语文教学一直都基本上处于没有进步的状态,甚至出现停滞或者后退的现象。不仅如此,当前很多的高中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单调,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学模式的落后以及教学内容的匮乏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正常教学效果,这也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的学生已经变成了被动听课的学生,有点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了一些内容,学生有可能没有听懂,但是学生也不敢提出来,只能自己课后看看或者干脆就不管是否听不听得明白。而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觉得自己讲的很好,大家都能听明白,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状态,不管是否听懂都没有认真去学习更加深层次的知识,逐渐失去了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没有了自主探究能力,必然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必然降低。
(三)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高中语文课堂都面临着一个比较疏忽的问题,那就是高中的语文课堂没有实践活动。可能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所有的学校或者教师都认为高中生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学校和教师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时代下的教育体系正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存在弊端。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如果仅仅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那还是相当于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当前的高中学生缺乏太多的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型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改变高中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
要想真正地构建高中引导性教学课堂,首先就是改变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学习语文知识。首先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人物,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教师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们逐渐改变这种思想,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要引导学生们敢于回答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要创建一个积极活跃知识气息浓厚的课堂。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走入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引导学生们拥有探索知识的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弱。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知识,很难挖掘到文字内容背后的深刻含义。所以,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的能力。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逐渐在课堂上拥有了主体地位,学习兴趣必然也会有极大地提高,教师要抓住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然后适当地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简单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文章背后隐藏的含义。语文的学习,就是要探究出作者最终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想让我们学到什么。比如说《离骚》这首诗歌在学习之后,教师最后会引导大家了解到诗人写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和至死不渝的爱过热情,但是有很多同学就会想到到底是不与什么样的人同流合污?又是因为什么事展示出诗人的爱国情感?所以这时就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屈原背后经历的故事,只有真正了解了屈原的经历,才会深刻了解到这首诗屈原写下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们锻炼实践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青年,必须要拥有实践能力,这也是未来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了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也一直认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要逐渐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教师首先现在思想上逐渐引导,然后在实际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过程中真正认识到现在的高中生不仅仅是有知识才是有能力,必须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能算现代合格的高中生。
结语
在引导型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高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然后逐渐引导学生由“不学”变得“想学”、再由“想学”变得“会学”,使学生从内心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有不断积极探索的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坚持学”。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引导型课堂,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要坚持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莫秋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引导型课堂的策略剖析[J].神州,2020(05):160-160.
[2]方洋.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引导型课堂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