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荣家湾镇友爱中学 414100
摘要:农村初中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上一直缺乏有建设性的突破,虽说困于教学资源缺乏这一先天问题上,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系统知识框架却是自身内部的漏洞,长期多读课文、多记笔记、死记硬背等老套路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天性,还阻碍了教师在职业上的创新。农村语文教师要正视自己在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上的缺陷,不断从优秀教学案例中汲取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对教材中的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老师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以此促进语文课上有效教学的实现。
一、加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对话互动式教学
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让教师纷纷思考课堂的有效性,走向求新求破,对话教学在教育改革推行的趋势下,逐渐成为一种值得实践操作可行的新型教学形态,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资源欠缺,教师在理论学习上理解不到位,导致实践受阻,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与城市地区的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打造课堂“有效对话”,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是教师与文本之间,“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教师根据自身的学科素养、知识储备、经验教训去挖掘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搭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第二方面则是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单凭讲解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学生能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这样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教师重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告别了原先语文课堂先分段继而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的陈旧模式,但是农村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教学过程的本质,转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对话不等同于问答,语文课不是表演课,构建对话式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首先是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爱作为教育的背景,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初中农村学生缺乏知识氛围的问题,对话式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不仅是考试的写作,更应该加强生活上感情、需求上的正常表达交流,因此对话教学就可以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初中生设身处地模拟各种事件,进行交际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对话式课堂教学强调对话能力,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可是“如何进行思考?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思考的重点是什么?”又成为农村对话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初中孩子浅显易懂、感兴趣的切入点,例如将一些小故事或者社会问题带入到课堂上,加深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不断培养学生主动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关系的建立。
二、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渗透文化理解传承
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拓展延伸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拓展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又一次巩固,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材积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为其以后的阅读、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理解和传承,就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文化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仅仅依靠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就当前教育背景而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带领学生学习感悟民族文化,开展必要的阅读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刺激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些广泛阅读文章、品读文章的机会,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延伸阅读。
例如,在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背景材料,带领学生通过观看电视剧《热土》中闻—多最后—次讲演片断,感受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应引导学生学习闻—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渗透文化理解传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堂课的点滴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那一点点浅显的印象连成一串之时,对文化的理解也便会更清晰,更深入,并以此来不断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自信心,由最初的被动阅读汲取语文知识的阅读状态,转变为自主阅读提升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良好状态。自然为文化的传承也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给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情感的表达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生活当中流露的细节,去体会温暖与感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语文也是一门融入情感和感受的学科,它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教师可以充分地将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和感知,能够准确地领悟语文课本中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内容含义以及抒发的个人情感。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启发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情境内容的感悟过程,逐渐地激发自身内在潜能,从而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语文教材中《秋天》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当中所描述的具体画面,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教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对秋天的印象。每到秋天,我们都会感觉到一丝的寒意,与生机勃勃的春天和烈日炎炎的夏天比起来更加的萧瑟和凄凉。并且到了春天人们都穿上了长袖和长裤,装扮上具有秋意气息的服饰,周围的环境也逐渐地由绿变黄,街道边的树叶也披上了华丽金黄的外套……就这样教师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秋天描述出来,学生也追随教师描述的情境画面感受着秋日的气息,并带着对《秋天》这篇文章的期待和好奇开始了课文内容的研读和理解过程。通过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情境准确地描述给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将情境内容和学习主题相互结合,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感受语文课文中优美的文字和深度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们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打好语文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各方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九年级的学生们学习氛围比较紧张,需要老师们有效的指导。所以,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老师们要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上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老师整体的授课效果,从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课堂教学改进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0(02):21.
[2]魏珍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9(39):157.
[3]李云.信息化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探讨[J].休闲,2019(02):216.
[4]何永年.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问题及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8(10):208.
[5]黄家珣.浅析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27):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