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肖萍
[导读]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肖萍
        山东省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丽景小学  257091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不断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对小学教育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点提高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好的文学素养既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教师在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核心素养版块,从而实现课堂质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学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新课改,核心素养被广泛应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语文的自身的特点出发,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重点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树立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
        教育理念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施行。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的内容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对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核心素养版块,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来落实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不断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内容,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作为教师授课时的重点,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具有目的性强,针对性强的优点,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主动发现课程中的难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进行充分且积极的思考。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把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教师在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会更加专注地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作为主线,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与体验问题的求解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自主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2]。
        (二)提高学生对语句理解的能力
        小学作为初始的教育阶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同时,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是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基础,要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语句理解的能力。

书面表达不同于口语的表达,因此,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听懂汉语口语的表达,并且能够和人们进行流利的交流,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书面表达中的内容,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的语句,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积累基础的知识,要让学生掌握书面表达中的一些特殊用法以及疑难词组的含义。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语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发展[3]。
        (三)激发兴趣,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学生对语文阅读有兴趣,才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而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小学教育阶段,速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它既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主旨与思想,同时,随手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语句也是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选取的都是优质的文章,学生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还可以将它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从而提高作文的成绩[4]。
        (四)参加实践活动
        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来落实教育理念。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大量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课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就很容易将知识点遗忘,进而使得学习效果变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联系课堂中的内容,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及时运用到实践中,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交往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的《推敲》这一 课程时,在讲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后,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们可以运用文章中的道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可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吗?今天我忘记带上课要用的试卷了,但是回家没找到这试卷,最终在抽屉里找到了这些试卷”,随后引导学生对这段话进行思考,找出语句中的问题,学生们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然后给出不同的答案,最终教师对学生们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并给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点,而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它对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句理解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鹏宇.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 2017, 000(009):16-16.
[2]张洪飞.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4):246.
[3]范雪伟. 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207-207.
[4]陈丹丹.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文理导航, 2019, 000(006):P.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