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
广东省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瓦窑校区 524500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创新教育是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课堂教学、数学教学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数学学习;创新思维; 有效教学
引言:
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为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了基础。如何对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一个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其实十分的重要,它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知识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需的素养
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就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首先自身就需要有创新精神,只有对自身的很多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进而才能够考虑以学生角度帮助其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探究。下面笔者对此进行具体的阐述。
(1)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乐于做出该改变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因此,教师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是培其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优化自身知识体系,克服认知偏差,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自身没有创新意识,教学观念中也没有“新事物”,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以新的眼光和视角看待数学教学,把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带到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机会引导他们培养综合素养。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也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有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3)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气氛
在实际教学之中,对于创造性的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十分的重要的。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换言之,想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创造出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就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唯有自己动手了,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究问题的解答,让创新的意识以具体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来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具备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才是其培养和发展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为例具体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的应对策略。
(1)对于学生的尝试予以正面反馈
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得他们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尝试所给予的赞许,都将会有可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有更多的好的想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可表现为对范例解答的优化、或者是对问题求解的新的思路,也可以表现为对复杂问题的长时间探索其求解结果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具体到课堂教学上来说,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加以引导和拓展而并非一味否定。只有学会倾听学生们的话,才能更好地其进行交流,才能为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总之,我们应该在开放式的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过程中尝试给予其正面反馈,帮助其激发创造能力。
(2)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也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起步。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发展和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发展空间思维,,数学中的图形也是以几何之美被世人所称赞,在几何问题的教学之中,通过实际物体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知,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除此之外,巧用网络素材作为习题教学素材或许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对于题目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利用数学中的典故与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发展的整个历程当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将其与学生分享,这样能够在课堂教学时营造更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上圆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圆周率具体的发展过程。圆周率由祖冲之发现,他通过许多年的计算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他的研究使得中国在圆周率的认识上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在秦汉以前,人们其实对圆周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正是通过祖冲之的研究,人们对圆周率才有了更为精确的认识。教师通过对这一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其进行自主创新打下基础。
五、结语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其实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的共同努力,才有一定的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以便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李颜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展开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42.
[2]曹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