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 236000
摘要:数学这门科目是学生在高中时期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课程。把新媒体应用到数学课堂授课环节中,能够达成数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呈现。因此,高中数学老师需要提高自己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在掌握数学授课主要特点及规律的前提下,融入新媒体技术,改革数学授课模式,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升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中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
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大难度的课程,在高考中不少学生都会遇到困难,日常学习活动中也经常陷入困境。要想让高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变化,将一些新元素、新方法、新手段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而新媒体,作为近些年快速兴起的全新网络媒介形式,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新媒体教学价值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学活动长时间局限于理论化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不断下滑。因为学生本身就处在动态变化的状态中,如果不能正视学生的客观变化,让教学活动局限于传统,那么就会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新媒体打破了目前教学活动的限制和短板,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首先,新媒体本身具有可视可听的基本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实现立体化的呈现,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拓展与趣味化构建,引入书本之外具有趣味性的数学素材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新媒体的使用,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实现重构,打破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构建起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二、新媒体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主要内容。新的学习时代,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统计”这一知识的时候,在开始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借助新媒体给学生布置了这样几个预习任务:统计图有哪几种?统计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每一种统计图适用的途径是什么呢?让学生依照教材内容对这几个任务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对于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在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首先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心得,并让他们提出自己对知识的不理解之处,看看是否有其他同学可以解答他们的疑问。这样,整节课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当学生交流结束之后,我会就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再次展开学习,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之后,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各种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不同用法,让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此时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和自己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非常枯燥无聊,难以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不是依靠教师教会的,需要学生自主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在课前导入环节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微课等,让学生对课堂涉及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愿意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对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了解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有非常大的优势作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和质量才可以大大得到提升和增强,有利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以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椭圆》为例,这一部分主要是向学生教授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式和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案。在讲述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取一条定长的无弹性细绳,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E、F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分三种情况进行图形轨迹的绘画。第一种是|ME|+|MF|>|EF|,画出来了一个椭圆;第二种情况是|ME|+|MF|=|EF|,画出一条线段;而当|ME|+|MF|<|EF|,轨迹不存在。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兴趣,接下来教师借助视频当中的情况向学生介绍椭圆的概念,提升课堂效率。
(三)借助微课讲解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微课是将新媒体当作载体的一种授课手段,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授课模式,可以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完善授课方法,增强课堂授课的效果。所以,高中数学老师需要深层次、重复性地分析新课标的内容,知晓教学的重难点,探究所有授课资源,以此作为前提制定微课内容,设计出知识丰富、重难点凸显的视频,借助微课画面,分层次讲述这个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凸显授课的难点、摆脱以往课堂授课的束缚,保障学生可以从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中获取掌握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内容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碰到大量问题,这就致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若要更加有效地辅助学生学习重点难点知识,老师可以把课中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为学生简单介绍微课这一短视频,在课下让学生重复观看,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此一来,老师借助使用微课讲解难点,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四)动画视频还原知识推理
知识的推理过程是学生真正去挖掘、去探究知识的关键,现阶段的教学更加追求知识的得出过程,而不是知识的死板照套,利用动画视频区还原知识推理的好处在于,它的每一个步骤是可以进行保存和修改的,即具有“快照”功能。
以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为例,在此章节中,学生会学习到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一核心内容,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是有步骤的,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去还原步骤,包括在坐标系上确定区间,判断精确度、求得区间的中心、计算f(a)f(c)<0、f(c)f(b)<0、f(c)=0三种情况,最后,还原精确度的判断。数学的步骤是具有紧密性和逻辑性的,教师利用动画的形式去还原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得出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促进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理解。
结束语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在新媒体时代,教学活动需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实现创新,对此数学教师要引起重视。新媒体具备强大的教学功能,数学教师要对此有清楚认识,将其与数学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创新数学教学的方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宁.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0.
[2]王春英.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试题与研究,2019(28):79.
[3]朱鹏程.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试题与研究,2019(20):178.
[4]刘立波.新媒体时代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J].高考,2018(28):36.
[5]杜春萍.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校园(中旬),201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