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美
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营昌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17
摘要:与中、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普遍好动、贪玩,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现象也比较普遍。而数学又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其中所涉及的很多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都必须在针对性探究与深入化思考中方可充分把握、深入理解。但是,就目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开展现状而言,由于教师教育方式不够科学、精细,以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下,很多看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往往会因为学生参与不足、把握不够、理解不深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基于此,教师应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导向,积极探寻变革策略与突破途径,在切实增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实效性上寻求突破。为确保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增强学生综合素养而提供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其普遍比较好动贪玩、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个性特质显著。以致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开展、落实、组织,只有以培养浓厚兴趣与良好习惯为导向,方可切实彰显其育人功能与教育价值,预期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理想。而且,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足够丰富、深入、形象、鲜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自会被切实调动,数学教学的生命力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彰显与释放。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指导,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生态时,应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主要目标,并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细化、教学措施的创新变革、教学路径的延伸拓展,使诸多有助于学生兴趣激发的资源、素材、工具等充分进入学生数学学习领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感召力,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
一、切实拓宽教学路径,构建实践性教学生态,实现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而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身心各方面感官与潜质,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让学生在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中学数学、用数学,则是促进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激发的最好途径。因此,针对一些蕴含实践性特质的数学知识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实践活动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丰富学生认知体验,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开掘学生认知潜能的目的。而低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协作互动、分享感知中对教学内容所获得的理解与认知,更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自然也会得到切实彰显。例如,在开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人动手剪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通过通过测量、对比、分析等方式来了解其周长与面积的区别。随后再引入对具体计算公式的指导,帮助低年级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掌握具体教学内容的特性与内涵。让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生态的引领、驱动下获得数学兴趣激发,实现认知潜能的开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二、全面丰富教学内涵,设计趣味性教学活动,落实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调动
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数学思维、兴趣、认知普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发展性,在思维特性上主要以直观、形象、具体思维为主,且对于诸如谜语、故事、游戏等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更感兴趣。而就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数学故事、图示、案例、习题等,都可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凭借。
实现这些教育素材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基本数学意识的内化。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教学时,可通过引入谜语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猜测、感知、体味中领悟数学之内涵与实质,使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更为形象、鲜活、生动,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引发其思考、探究,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认知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克和千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买菜”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菜市场的售货员、顾客等角色,利用老师所提供的“天平”称量、购买自己需要的蔬菜,在欢悦的游戏化教学请境内获得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充分把握。
三、逐步优化教学策略,借用直观性教学素材,凸显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道具、素材等,都可以作为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最好凭借。将生活实物引入低年级数学课堂,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数学知识与学习内容,又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实物、图画、视频等认知工具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由抽象向直观切换,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直观感知能力,在降低、化简教学难度的同时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展“同样多”这一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即时引入学生参加“拔河比赛”的场景,组织学生在观察与感知中构建其对“同样多”的抽象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课外自主收集一些辅助性生活素材,学习工具,并将其引入课堂,在互相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中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促进课堂教学针对性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四、结论
总之,加强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是新时代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作用与价值得以彰显的关键所在。而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夙愿释放。因此,教师在落实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以培养和激发兴趣为导向,设计出与学生认知特性相贴近、相契合的多元化教与学活动,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与原动力,使学生在接触数学时萌生爱学、乐学、善学的意识,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提升而给予保证。同时,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与方法,尽量在深度考量学生认知实际的基础上构建教学生态、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多引入一些探究性活动、直观性事物、趣味性故事,组织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感知数学魅力、领悟数学内涵,为确保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兴趣激发而提供保证,使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开展与落实更具延展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1]戴兔红.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小学时代,2019(26):15-16.
[2]黄盛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19(21):115.
[3]王景红.刍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9(51):68.
[4]廖贞贞.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