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张婉艺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初中教学体系也发生了些改变,

        张婉艺
        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初中教学体系也发生了些改变,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转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将学生作为主体,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初中数学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此作出相关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革;创新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初中作为学生新的启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初中数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为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摒弃旧的观念,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转变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再加上数学教学模式单一化,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倘若不及时改变这种情况,就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就需要积极的去改变此种现状,为数学教育贡献力量。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针对新课改革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教学顺利的展开。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表达出不同图形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立体图形,比如足球、建筑等,并且将其进行详细记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1]。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情境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全面而深入,各种理论知识也都非常抽象,对缺乏逻辑思维的学生来讲,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情境。在富有生趣的教学环境中传授数学知识,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另外,再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组成和有关角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堂导人环节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发挥着支配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对课堂导入环节和学生互动环节不加以重视。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教学结构作出调整,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时效性。比如:在学习“有理数”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课件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正数、负数、有理数进行了解。

然后让学生再展开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2]。
        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课堂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观看教学微视频,然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如此将学习主导权交给学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利于学生掌握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让人们对世界有所了解。所以,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鸭和兔同笼一共36只,共有100只脚,求鸭兔各有多少只?”可以采用二元一次方程解答,设有鸭x只,兔子y只,就能够得出x + y=362x +4y=100再进行解方程,得出x=22,y= 14,因此得出有22只鸭和14只兔。
        六、重视“个性”,因材施教
        按照新课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个性和整体的有效结合。再过去的教学中更看重共性,此种教学模式是侧重班级的整体情况,如此就会让教师疏忽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展开教师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总体来讲,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
        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并找出解题办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需要积极的与学生互动交流,利于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永会.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5):100-100.
[2]韩永凯. 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10-10.
[3]张灏.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 科普童话, 2019, (39):6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