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张凤娥
[导读]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张凤娥
        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平富岗小学 广东恩平 529400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萌发塑造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了德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呈现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小学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
过改革教学策略与方法,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优秀道德品质的基本认知,并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大方面初步建立学生的整体素质与道德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引 言
        近年来,核心素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已经在具体实践中被更好的凸显出来。小学阶段仍然是学生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然而德育教育没有办法从书本中得到,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结合本班的情况,提出相关的措施并且落到实处。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教学开展重要性
        在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灵活应用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将德育内容应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心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教育,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也是实现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社会文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国民素质培养十分重要,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应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以此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为中华民族发展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现状
2.1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受我们国家应试教育大背景的影响,目前很多小学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科的知识传授和综合运用能力上面。很多小学生的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上课或者做作业所填满,业余时间为了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也在巩固复习,留给德育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有些学校将大部分的德育教育内容都放在思想品德课上,在平常的时间很少灌输德育的内容。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渗透力不足,很难真正的发挥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起的作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德育教育的方法欠妥
        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很多老师都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是一贯使用长篇大论跟小学生讲述事实和道理,告诉学生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殊不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时期,很多时候往往理解不了这些纯理论性的道理。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长时间长篇大论的理论性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和抗拒,导致学生完全没有吸收到德育教学的内容。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也自然不会理想。
三、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队伍应当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学科教师以及德育管理干部。学校应当引进专业性更强、综合素养更高的人才来丰富德育教育队伍,适当提高对班主任等教职工招聘与选拔的标准,可以聘用教育专业相关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来年轻化德育教育队伍,同时学校也应
当加强对德育教育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德育教育人员在培训中不断
增强自身核心素养从而以身作则,以新时代的德育教育理念为基础,
不断反思与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德育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2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辨识能力萌芽与成长的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三观还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间,让儿童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初能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观念与价值观,在自身立正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言行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正所谓自身不立,何以育人。教师这份职业有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感与导向性。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道德境界,给学生树立起高尚的榜样。另外,小学
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他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地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还要在学生日常所密切接触的教学教室环境和活动场所设置一些有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写作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先进道德模范的事迹,如周恩来、焦裕禄、现代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张富清等人的先进事迹。

引导学生学习讨论他们身上的高尚精神与人格魅力,并写出自己今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与前进方向,为学生创造多样的道德榜样。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意性的写作方式,让学生自由想象被人类伤害过的花草小动物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愿望,从而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会爱护花草动物,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时间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去观看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历程以及它们对自然的作用,拉近学生与花草动物的距离,让他们更能体会到爱护植物动物的重要性。在视频观看完毕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今后将如何去保护动植物,珍惜爱护环境,让学生知行合一,引导他们做出实际行动。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保护环境的先进个人事例,来给学生树立更多榜样。
3.3注重核心素养下主题会、班队会中的德育教育
        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也可以有效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般来说,每个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培养目标,为学生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学生在选择主题和实践的过程中
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学生学会自尊、自律的良好
品德,讲究文明礼貌。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其他同学,
并且对他们提出由衷的建议,让学生学会诚信、团结、宽容等良好品
德。在主题班会或者主题队会中,教师可以选择易“尊敬长辈,尊崇
孝道”为主题,让学生学会感恩。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参与公益
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的图片或者视频在班会或者队会活动中展示,让
学生学会对不同行业的人都要采取尊重的态度。同时,在这些活动中,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尊重自然,
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3.4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来了解不同的社会环境,以此实现品德教育。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其主要以形象思维认识外界的内容。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义工,到养老院参与关爱老人活动;在马路边清理垃圾,学会爱会环境;参与公益活动,将自己的衣服、课外读物捐赠给贫困山区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文化的认识。当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后,教师可以将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感染其他学生。课堂教学中,可以就参与社会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升华活动效果。
        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街道垃圾清理活动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就此进行互动。教师:参与这次活动中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环卫工人非常辛苦,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在外劳作,我们应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不能乱丢垃圾。教师:说得非常好,在未来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不乱扔垃圾,尊重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应该保护环境,与自然共同成长。通过师生对话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品质。
3.5充分发挥家校联合的力量
        德育工作不仅应当体现在课堂之上,更应当深入到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去,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那么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庭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则更应当得到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应当与家长就学生日常德育情况做好双向交流沟通工作,以“家校联合”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榜样力量,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学校德育监管系统。“家校联合”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交友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在课余期间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使手机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娱乐放松的工具,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得到主要渠道;也可以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或学生假期时及时了解学生动向,从而巩固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开学前根据学生变化做好德育教育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尽快从松散状态恢复过来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家校联合的力量,针对学生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共同探索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德育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其核心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需切实融入到各学科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才能做到教学与德育双赢。因此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需要将课堂知识及相关的德育主题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言之有物的教导。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更多通俗易懂的手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人文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有利基础。同时在这个多远剧变的时代,教师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在德育教育中不断摸索新的道路,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与理论,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朝“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A].曾艳.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2]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A].徐娜.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3]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A].谭美英.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4]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A].陈华跃.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