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对严重违纪学生实施集中教育惩戒的探索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郭小祥
[导读] 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家庭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
        郭小祥
        重庆市农业学校    40132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家庭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阐明了我校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我校实施集中教育惩戒的具体探索实践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我校实施集中教育惩戒的效果及作用;本文的目的,意在为正在进行中职教育和管理的老师们提供实施集中教育惩戒的参考系数。
        关键词:教育惩戒 集中教育惩戒 探索实践
正 文: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师育人责任重大。随着学校和班级规模日益扩大,学生向权威挑战不断增长,学校中的“熊孩子”“小霸王”越来越多,他们有意或无意破坏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致使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要保持教育教学的有序状态,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控制手段,采取适当的教育惩戒方法,对这些行为进行防范和纠正。
        一、实施教育惩戒的含义及依据
        惩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惩治过错来警戒,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予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当事人规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从词义分析来看,“惩”即惩处、惩罚,是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目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并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规则》第七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规则》第十条规定:“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二)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三)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
二、我校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我校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由重庆市政府主办,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主管的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一)学生家庭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1.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我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和外来打工者家庭;学生的父母年纪在 40-45 的占在 80%左右;学生的父母学历主要以初高中为主。
        2.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由于家庭因素,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失。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思想问题,有的家长存在交流沟通问题。有的家长乱教孩子,如“混个毕业证书”“做老实人吃亏”“遵纪守法挣不来大钱”等,总之,消极抱怨的多,积极引导的少。有的家长缺乏与孩子起码的交流沟通,据调查,学生家长中有 80%以上的是打工者,有70%以上的家长常年与孩子接触交流的时间很少或者无交流,有超过30%的家长常年与孩子无交流。
        3.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较差;人际交往中缺乏起码的诚信和尊重。调查显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原则中,有多半的学生选择“公私兼顾”;多数学生尚未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95%的学生有上网娱乐的行为习惯,其中有20%的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只有很少中职生在交际交往中注意礼节礼仪。
        (二)实施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应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初中成绩都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少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进入中职学校后,大多数学生厌学、懒散、纪律性差,他们强调自由,行为随便,时间观念淡化,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低层次。凡此种种,使得一些学生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违纪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对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恰当的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惩戒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此时,最需要人去引导和帮助。为了教育好学生,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惩戒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强迫学生改正错误,教师责无旁贷。
        三?、我校实施集中教育惩戒的具体探索实践
        为了纠正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在对严重违纪学生进行惩戒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积极探索。
        学校将全校各班级的“双差生”、不服从班主任管理的学生或者受过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组成德育能力提升班,每期40人,教育惩戒时间两周。学校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实行惩戒式教育,严格管理。具体管理情况如下:
         (一)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配备:班级设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各一名,由老师担任。学生独立教室,集中居住,统一服装,单独开课。
        2.班干部配备:班内设班长和副班长各一名,由本班学生担任。每间寝室设寝室长一名,由本寝室学生担任。每三个寝室成立一个排,由寝室长轮流担任排值班人员。
        班长职责:主要协助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开展工作。负责课余时间班级学生的管理。每日早上6点40分督促学生起床。出早操时组织学生集合站队。同时,班长也是班级的信息员。
        副班长职责:协助班长开展工作。负责教室卫生的安排。每日组织各寝室长在上课前对寝室卫生进行检查评分。同时,副班长也是班级的信息员。
        寝室长职责:主要负责宿舍卫生的安排、督促和检查。轮流担任排值班员,负责本排人员的集合站队。同时,寝室长也是本寝室的信息员。
        3.内务要求:分类摆放、整齐划一。
        分别对床上用品(被子 枕头 床单)的摆放、床下物品(鞋子  行李箱)的摆放、阳台物品(牙具 打扫卫生工具 衣架等)的摆放、内务柜内物品的摆放进行严格的管理。
        4.纪律总要求:服从命令,令行禁止。
        (1)课堂纪律要求:在教室上课时,所有学生保持标准坐姿(记录笔记时除外),标准坐姿为上体保持正直,屁股坐在凳子前三分之二,背部不可以靠在椅背上,两腿自然并拢,两手至于膝盖上。军训课时,严格按照军训教官要求。
        (2)手机管理要求:上课期间手机集中管控,禁止使用手机。
        (3)晚上就寝和午休要求:每日中午12点40分,所有同学午休;每日晚上22点,所有同学就寝。所有同学卧床休息,严禁大声喧哗,严禁玩手机。早上6点40分,所有同学起床,准备早操;下午14点,所有同学起床,打扫卫生,准备下午上课。
        (4)下午自习和晚自习要求:同上课期间的纪律要求相同,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轮流值守。
        (5)着装要求:统一着迷彩服,上衣所有扣子要扣好,裤脚要扎好,禁烟标识牌统一佩戴在左大臂迷彩服上。迷彩服内衣服,不可以穿高领,不可以穿带帽子的衣服。
        6.实行操行分登记制度。
        根据日常表现加减操行分,基础操行分为100分,根据操行分的分数值划分为A、B、C、D等,作为考核的其中一个标准。加减操行分项目具体见下表:

(二)课程设置及目的
        课程设置为:开班校领导德育课,2课时;法纪教育,8课时;弟子规,12课时;校规校纪,4课时;军训,24课时;劳动教育,8课时;思想总结,2课时。
        通过校领导的德育课,让学生认识到组建班级的意义及必要性,同时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为期两周的培训;通过法纪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敬法、畏法,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通过弟子规的学习,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好的懂得礼义廉耻;通过校规校纪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地界定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军训,让学生树立规矩,增强服从意识;通过劳动教育,树立学生的吃苦意识;通过学生撰写1500字左右的思想总结,让其回顾两周的学习生活,得出自己的感受。
        (三)效果及作用
        通过对严重违纪学生实施集中教育惩戒,大部分学生规矩意识初步形成,思想上有所转变,具体体现是:
        第一,通过对严重违纪学生实施集中教育惩戒,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处于这一阶段的中职学生,识别善恶的能力不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还比较低,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犯一些错误,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及时教育引导,让其改正。
        第二,通过对严重违纪学生实施集中教育惩戒,更有利于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矫治。针对一些学生的坏习惯,单纯的说服教育有很大不足。对于批评,有的孩子已经司空见惯了,会当成“耳旁风”。有的孩子也知道这是坏习惯,但由于不良习惯的惰性,要改掉它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通过集中教育惩戒,可以对其进行惩罚形式的行为矫正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意志力,从中改掉坏习惯。因此,合理的惩戒是正常的道德教育,具有养成功能。
        第三,通过对严重违纪学生实施集中教育惩戒,对其他学生具有警示作用。学生的认知、态度、观念等多来源于间接经验,往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及行为结果间接得到的,并不一定得之于亲历奖惩的直接体验。如某学生不做作业,教师惩罚该学生,其他学生便引以为戒,不敢犯该学生的错误。惩罚维护了制度的威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