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曾文锋
[导读] 移动学习技术不断发展中,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
        曾文锋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1316
        摘要:移动学习技术不断发展中,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针对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改进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为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学习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全面渗透至关重要,育人计划的具体执行始终围绕中职学生,同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是中职计算机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应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混合式学习
        引言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在教育方面也在发挥重要重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更加顺利的接受知识,让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更加精准,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到知识的升华,这中间互联网技术支撑这一过程,让这一过程变成现实,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从平面的被动的得到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这种平面教学,改为一种立体式教学和学习,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深入。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就混合式教学学习的设计和应用展开相关叙述。
        1混合式教学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利于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教学互补,让学生在学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模式进行知识升华,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此教学方法中,学生是通过线上教学进行自行,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然后带有一定基础的知识走入下线课堂教学模式,在线下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就不在教授基础的知识,而是通过课程设计,让基础知识进行升华,让学生进入更高的维度进行知识的学习、讨论和研究,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研究显示,将其应用在教学中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因为专业本身知识的跟新速度比较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升培养的有效性。
        2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将互联网网络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平台,用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形式展开教学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但能够冲破即存的教育管理观念和管理形式,而且线上线下教学可以引导教学向崭新的教育变革方向迈进。此外,学生在线上学习可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亦能够通过线观看名师授课。然而,从当前即存教育形式逐渐转变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形式,人们还应当做诸多工作。教师在讲授课程知识内容后,教师应当为学生们提供对应的线上网络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展开线上学习以及问题反馈。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应当制作简短、精悍、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以及PPT等相关数字资源,明确知识要点、重点与主要问题,放到线上平台,便于学生们展开自主学习。此外,授课教师可以根据闯关问题游戏,推动学生形成疑问,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根据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观看各种教学视频、查询课程学习信息资料和相关知识,完成相关测试,且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向教师反馈课前实际学习成效。授课教师根据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根据线上进行正确指导和解答,及时高效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


        2.2混合式教学的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阶段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为实验准备,其中包括网络教室的调试、学校小组的构建、教学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等内容。主要是环境、组织与资源三方面的提前落实,需要教师注意三大原则,一要保证网络教室设备的稳定性与监督性;二要建立异质小组,确保小组综合水平的均衡;三要搜集更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依据教学目标整理为任务清单。第二步为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建设过程。该过程主要是教师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理的环节,通过将课程学案、学习课件、微课视频、拓展资料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之中,发布后即可由学生使用学习。该环节教师也需要依据三项基本原则,第一,网络资源应设置清晰的目录,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第二,学习资料应图文并茂,设计丰富,具有良好的表现力与吸引力;第三,学习资源应具有服务性与层次性,服务性是要保障教学目的达成,层次性则是要具有引导与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能够以自身能力掌握。第三步则为学习任务的分配过程。该环节是为后续线上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分配的学习任务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基本学习任务,这类任务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个体为参与而必须完成的任务。其二,拓展型学习任务。该任务则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学生能力不同,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也要有所差异。仍以上述课程为例,拓展型任务就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份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报,而制作的结果就要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而展现出差距。
        2.3完善教学评价
        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偏重课堂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教学反馈对整体教学的作用。而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详尽的教学评价内容,使得学生可以针对各项课堂教学环节和自身实际学习情况,做出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相较于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沟通来获得教学反馈的方式,这种收集方式更具效率,并且可以避免学生出于畏惧心理而隐瞒自身对课程教学的真实想法与判断,以此提升教学反馈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反馈的内容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需求,提升课程教学实的效性。除此之外,教师可通过定期总结教学反馈变化,分析不同阶段内的教学调整效果,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顽固”问题,解决相应的障碍。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与教师可借助相应的学习平台,以教学评价为枢纽,建立动态的沟通机制。在双方不断的调整与共同努力下,教师可减少一定的教学负担,学生则可以在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应用水平。
        2.4移动智能设备
        现代教育背景下,WiFi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范围不断扩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中职学生沟通外界、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主要工具。另外,互联网、平板电脑等工具的普及应用,也丰富了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休闲娱乐形式更加多样。移动智能设备深深影响着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学,教师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课前导入阶段、课中互动环节、课后总结层面,精心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实践价值越来越高,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变得格外顺利。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加强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为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必要的条件。通过实施有效策略,完美融合新思想、新方法、新资源等,混合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势尽显。
        参考文献
        [1]康淑华,韩丽丽,方芳.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5):50-51.
        [2]莫坤宇,朱泽明.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丝路视野,2019(36):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