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何媛媛
[导读] 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
        何媛媛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中心学校       广西 南宁 530401
        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自然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其中,儿童绘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逐步出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并且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基于此,本文就对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展开分析与研究,希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实践优势;实践策略
        引言: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感到无趣、乏味,对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此情形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激发,最终的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而就儿童绘本来说,它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对于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儿童绘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有意识地将其实践到美术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一、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优势
        相比其它教学辅助工具,儿童绘本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具体来说,儿童绘本通常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的,其中的色彩、图画等十分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因此,将儿童绘本实践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原本沉闷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具生机,更加有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1]。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图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与生硬的文字相比,儿童绘本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之儿童绘本中的内容相对简单、直观,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可以快速地让学生进入最佳的状态,这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二、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教学,精选绘本内容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想利用儿童绘本实施教学,首要任务就是结合具体教学的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精选符合实际需求的儿童绘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儿童绘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绘本的驱使下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根据将要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方法等,选择与美术主题对应的儿童绘本,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在绘本选择中,教师既要注重儿童绘本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领作用,又要关注儿童绘本中提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充分发挥儿童绘本的作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助力[2]。
        例如:在教学“金属线造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分析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即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卷、折、扭以及绕等方式创作线造型。为了更加顺利地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精选儿童绘本《小不点》。在《小不点》这一儿童绘本中涉及到不少以线条元素勾勒的形象,如快乐玩耍的小猫,抱着毛线滚来滚去的小猫……在如此趣味、形象的场景中,不管是小猫的毛发还是毛线,都是线条的不同体现形式。绘本中的线条,有的杂乱无序地堆积在一块,有的则非常整齐。在绘本阅读中,学生不但能够感到绘本内容的安和、愉悦,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线条的表现方式,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二)强化指导,传授绘本技巧
        儿童绘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较为常见的有社会学、文学以及儿童语言学等。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在绘本阅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师不加以引导、帮助,那么绘本的功能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对此,在实际的小学美术绘本教学中,教师就有必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绘本阅读的技巧。那么,从哪些方面传授呢?首先,结合儿童绘本中的文字、语言以及图片等感知绘本主题;其次,从文字、图片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尝试剖析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情节等;再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完成基础内容阅读的前提下,大胆猜测、想象图片的主要含义;最后,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绘本中涉及到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绘本的乐趣与魅力所在。当完成上述操作后,学生对于儿童绘本的观察、理解自然会更加全面,学会主动解读、剖析绘本中的美术造型、场景等,并从中受到良好的感染与熏染,从而获得全方位提升[3]。
        例如:对于《鸭子骑车记》这一儿童绘本来说,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只小鸭子在生活中遇到重重挑战,并在挑战中不断成长的故事。可以发现的是,绘本中涉及到不少色彩鲜丽的图片,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同时随着主人公的步伐获得成长,产生敢于迎接生活挑战的勇气。基于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呈现相应的PPT,让学生认真观看,进而对该绘本形成初步感知。随后,教师将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交流,探讨该故事的内容、主题以及阅读后的体会等。通过交流、互动,学生对于该绘本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结束上述操作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解读绘本中的图画,探索其中的美术元素,并且展开大胆的想象,说说小鸭子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挑战。这样一来,不仅完成了对儿童绘本的深入解读,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为美术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情节,彰显绘本之美
        在小学美术儿童绘本教学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理解通常停留在浅显层面,对于绘本内涵的把握尚不全面,甚至是全然不知。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绘本情节作为入手点,以此展开深层次的阅读,进而彰显绘本的美,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形成做好铺垫[4]。
        例如:在教学“缤纷彩蝶”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申出《昆虫记》这一绘本,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氛围,在绘本阅读中加强对彩蝶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美术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对生活与绘本中的彩蝶进行比对、分析,强化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表达等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是提高整体教学实效、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有力举措,值得受到充分重视。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认识到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和优势,找出儿童绘本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可以从立足教学,精选绘本内容;强化指导,传授绘本技巧;利用情节,彰显绘本之美三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与探究,从中收获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切实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喜欢美术这门课程,为美术学习的深入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邢春艳.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4):72-72.
[2]赵明珍.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10):28-28.
[3]桂瑶.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35):214-214.
[4]陈茂.浅析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