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芳
云南省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671000
摘要: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过程当中,随着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中职课程的教学活动也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所以,在职业素养教学地位愈加重视的环境影响之下,不能够忽视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当中的各种问题,要重新审视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的各项情况,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更好地推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从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背景展开分析,重点结合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展开改革实践的探究。
关键词:网络时代;体系优化;中职学前教育
在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阶段,受到了新课程改革措施的影响,对中职院校学前课程的目标设置和任务要求,都作出了相应的改变,要适应新型教学环境当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对于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来说,不能忽视职业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的各种影响。一方面,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中职院校对于学生培养目标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必须帮助学生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实现学前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优化,才能够更好地面对之后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教学活动更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优质的职业素养,从而在学前教育的学习过程当中,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有效强化。
一、学前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因此,在针对从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更要洞悉学生对时代的适应性和敏感度,众所周知,当前为互联网、物联网时代,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电子媒体,更多地涉及人工智能,尤其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位学生在掌握幼儿心理学,以及幼儿音、智、体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基于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优化。
二、实现网络时代现代化学徒制课程体系优化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现代学徒制度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徒培养为主要的目标,以学校、企业的多方融合,不断地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支撑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融合幼儿园工作岗位的技能和理论需求,实现能力与知识的相统一。在此过程中,需要构建地方中职院校独特的学徒制教学理论体系,以理论指导实践。其中包括:第一,要紧紧跟随国家大的政策方向,认可现代学徒制度政策导向。第二,现代学徒制度的政策导向融合工学结合的培养策略,两者实现完美融合。
实现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与现代化学徒制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学徒制度的精神,不断的促进发展。第三,跟随国家的政策方针,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平台效应。
(二)优化学徒制度方案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策略,是以学校为中间环节,以幼儿园为企业单位,实现幼儿教师对师范教师的师-徒制度,通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为纯理论,0经验的师范生提供经验支撑,在实践中完成学习和相关的课题,因此,如果只是复制方式的学徒制,是不可的,效率低下,根本满足不了未来5-10年的幼儿师资人才的需求,只有应需而变,才能优化学习效果。那么,第一点,就是在实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带领学前教育的学生一起进行网络化幼师技能学习,同步探讨教学的真谛,根据名师的教师视频和当前最新的教育政策,家庭教育法等相结合,共同探索教育的方针和实战策略,将理论、实践相结合,以老师的经验促学生发展,以学生的信息洞察力,促幼教从业人员的思维更新,实现双赢的效果。这样,不仅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学到实战经验,也实现了最好的学徒制度的完美体现。[1]
(三)借助互联网教学,鼓励学生多学习免费直播课
其实,在这个信息包容的时代,确实为愿意学习和接受知识,改变人生的人才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资源。只要想学,应有尽有,只要愿意花时间,就可以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性人才。当前,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在快手、抖音、网易云等相关的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分享,并对自己所教学的专业采取直播化的授课模式。由此可见,其实直播化的教学更相当于一对一教学,看完直播还可以反复看录播,一直到看会为之。只要点看相关的教学“主播”资料,不难看出,很多教师都是名校教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教学理论基础,可以称得上是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老师,因此突破实操化的跨距离线下学习,线上“一对一”教学模式,更值得推崇,这个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当代学生依赖互联网以及宅的个性特点,又顺应了学生碎片化学习的便捷性,可以及时对课堂的知识进行补漏以及深化。可以随时随地在图书馆或者宿舍进行学习,且线上名师的教学能力,往往高过很多校企合作建立的幼儿园合作单位的教师,教学水平,可谓是优良的决策。[2]
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在于足不出户,就能学到东西。学徒制的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在于顺应时代发展,顺应学生心理需求进行开展,学到就是结果,无须局限于如何让学生实现地理位置的转移,和学习场所的限定,并需要教师随着教学发展,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舒伟.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03-107.
舒伟.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01-105.
[2]张万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优化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