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前景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叶发伟
[导读] 校企合作属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分工合作、协同育人、
        叶发伟

        东莞理工学校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校企合作属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其属于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性发展以及高素质、高专业性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多方面共同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来看,在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实施已经相当普遍,但是仍然存在比较多的发展与改进空间,随着近些年数字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也获得了许多的发展空间。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合作;教学前景
0、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度的持续加快,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之下,数字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人才数量以及质量据呈现出了明显的要求。数字媒体技术本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成熟,但是因为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理论侧重性教育现象仍然普遍,教学过程的质量、规模以及程度均存在非常明显的改变,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对此,探讨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前景具备显著实践性教育价值。
1、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在具体教育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从生源角度来看,目前主要是以本地统一中招考试的应届毕业生为主,相对于选择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思想以及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许多中职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自尊心,但是缺乏相应的意志力,急于求成与获得认可,所以无法接受失败[1]。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缺乏自我要求意识,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专业缺乏深入的认知,相关的学习基础也存在一定缺陷。虽然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但是也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例如学生具备灵活头脑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意识,在教学期间只要方式方法合理并做到因材施教与因势利导,便可以获得较为突出的教育效果。
2、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前景及策略
        目前来看,院校结合模式在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联性,将理论密切关联于实际,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与院校双方面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专业教学中学生见习困难多的问题,促使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加密切。

在教学中可以将实际服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难题作为内容进行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更好的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促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结合特性[2]。另一方面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采用院校结合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企业、自身未来从事职业或岗位的陌生感逐渐消除,缩短学生与岗位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在毕业之后实习以及工作的顺利性。目前来看,借助院校结合模式可以促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对于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以及工作重点、基本流程等形成准确掌握,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未来职业方面的规划以及适应能力。
        对于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校企深入合作的教学策略主要为:1、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基于院校结合模式的构建教学基地,注重实用性以及高素质人员的培养。院校方面购置先进的教学与实训设备,同时配备一整套与临床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以及运行机制。强化教学基地组织建设,以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主,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每一个教学基地设置教导主任以及专制教学管理人员、兼职带教队伍,每一个教学基地应当设置相应的教室以及学生宿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促使其可以更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训学习;2、强化基地组织管理。为了更好的规范实习基地教学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条例,同时基于卫生局以正式文件颁布后成为学校与基地的教学工作准则,同时将学校与企业关联在一起成为以整体,对其中的教学工作、实习教学、带教老师要求、基地组织机构设置等提出明确的规定。在基地中教导主任需要负责教学与日常管理,学校内部教务处与系应当进行合作,将学生和临床实训基地结合起来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3];3、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经验交流与培训教育,借助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养水平,推动临床工作持续开展。对于现任科室护士长必须有丰富的带教工作经验,正确认知教学工作重要性;3、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委员会为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针对各级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优化,同时出台具体的评估标准以及实施方法,构建学校与教学基地共同构建的评估小组,定期进行教学评估。针对学生考核,需要涉及到毕业技能考核以及基地前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进入临床实习与毕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构建阶段性综合理论考核制度,从第一、第二学年末期与毕业之前进行综合理论考试,内容以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性操作考试为参考保持相互衔接。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以培养优秀技能、应用以及实践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期间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实践性效果,需要和企业之间构建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关系,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协同化育人教育机制,并应用校企共建、校企融合、校企共研等多种合作方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教学期间沟通优质团队并改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综合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施斌.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4(10):70-70.
[2]刘晓庆.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读与写(教师),2019,000(001):1-2.
[3]沈燕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8(019):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