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现状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曹苗苗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问
        曹苗苗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南关小学    71819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发散思维对小学生英语思维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不可言说的意义。然而教学调研表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未得到教师们的广泛重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结合调研现状,谈一谈怎样有效地利用情境教学法改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发散思维;教学现状;教学情境
        发散思维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单个知识点的学习时,要有着将知识点向外延伸并将其整合的学习能力,旨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学习知识,以此来获得对知识点全方位的了解。小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英语知识涉及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内容,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片面性,而学生通过思维发散能够将英语知识扩展到多个方面,有利于小学生英语思维的完善,以及英语课堂实效的提升,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教学研究表明,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
1.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现状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也没有认识到在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没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思维,比如在学习单词时,只对该单词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和记忆,将单词变形后由于学生缺少发散性思维而无法对变形后的单词进行联想记忆。由于教师缺少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专业教学培训,导致教师无法制定科学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再加上教师对发散思维培养重要性认知的缺失,有些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这便导致英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英语思维无法得到良好的完善,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存在片面化、局限化的缺陷。
2.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2.1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提升学生发散思维流畅性
        小学英语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对话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对话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英语对话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整合及发散思考。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首先树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理念,然后将课本单元中的英语对话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展示,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对话内容进行英语知识的扩展延伸变换。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的角色扮演对话,即兴的角色扮演情景能够让小学生在即兴思考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英语思维快速高效地发散,进而在角色扮演对话的过程中锻炼小学生语言表达及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2.2通过生活实践情景,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灵活性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英语知识的枯燥性,对小学生进行说教式的英语教学方式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缺陷,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情景,通过小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无比熟悉的生活情境,将英语知识进行整合,学生通过不同生活情境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开括学生的学习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生英语思维的发散提供发散空间与知识储备,进而在生活实践情景的英语知识的应用中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My classroom》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室情景,并引导学生对教师中的物品进行观察和学习,在此基础上根据单元句式,让学生进行英语表达,由于学生对于教室的熟悉性,在进行表达时能够产生比较灵活的英语思维,以此来提升学生英语发散思维的灵活性。总之利用生活实践情景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创设所熟悉的英语情景,在生活情景中训练学生英语思维发散,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发散能力的提高。
2.3通过问题导入情景,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独创性
        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入情景,在正式教学开展前,切实英语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后续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方法有着不同的想法,因此,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发散性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独创性,完善英语发散思维的构建。例如,在学习《We love animals》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抛出问题:“Whats is your favorite animal?”在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再次抛出疑问“Why do you like this animas?”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进行英语思维地发散及构建,然后通过口语表达,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完善。
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教学缺陷,教学实践证明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教学情境包括角色扮演情景、生活实践情景及问题导入情景等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英语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及提升英语课堂实效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发散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小学生完善其英语思维及触类旁通的英语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培培.多措并举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教育界,2020(51):79-80.
[2]陈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J].家长,2020(33):78-79.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英语课堂中结合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0Y07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