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云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平圩中学 232089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方法,还要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中,每个主题单元所用素材都能体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元素,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世界文化的同时也能形成一定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 渗透?
引言
英语学科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其了解西方文化、理解文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文化认同与国际理解的重要媒介。那么,如何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实践过程中呢?下面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下突破文化刻板印象,理解文化差异,不断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理解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不单是掌握单词语音及用法,或是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更要了解其文化内涵,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理解能力。文化意识的渗透是多方面的,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文学作品、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如果能对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思维就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减轻阅读与听力学习的障碍,从而掌握英语语言学习的窍门。
(二)树立正确文化观
初中生正处在三观建立和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对未知的事物都有一颗好奇心,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大家平时接触信息也很方便,但是他们却没有将信息分类并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更有甚者会因为看到西方国家科技先进、物质文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一味地崇尚外国文化,放弃了对我国千年文明的传承。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为他们详细分析国与国之间文明内涵的区别,既要对他国文化持有尊重、包容的态度,更要加深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双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都能够积极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途径
(一)在英语阅读内容中合理渗透文化
英语阅读材料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英语知识,并且还蕴含着深厚的语言文化,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要注意充分挖掘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从而能够在阅读英语文本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在理解和掌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Talking about friends and family这部分内容时,能够让学生对中西方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充分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由此进一步拓展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以及家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方式的差异,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对中西方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理解和体会,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文化意识。
又如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完“She is from Canada”这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和加拿大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进行比较,并将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正确的认识。
(二)拓展不同体验方法,增强文化体验感
课堂体验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环节,课堂中不同的教学阶段运用到的文化体验方法是不同的。例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诱发体验”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文化记忆,或者激发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兴趣。在授课环节,可利用“亲历体验”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或是组织学生做游戏来进一步理解文化,习得文化技能。在最后总结环节,可利用“升华体验”的方法反思文化教学中的不足,以促进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引入不同的体验教学法,其目的是为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以提高互动参与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感悟。无论采取何种体验教学法,教师都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尤其是要调动班级中英语能力较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带来真正的体验式教学。
(三)语法教学
不同语言的文字结构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学好语法对理解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极大的帮助。在大部分人看来,语法也是国家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汉语的语言习惯是主次要分明,说一句话时一定要先介绍大地方,然后介绍小地点;描述时间时要严格按照年、月、日的顺序进行。但是英语国家在语序上与我国正好相反,他们习惯用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描述。此外,还要注意一点:美国和英国在日期表达上也有细微的差异,美国人习惯将月份放在前,具体的日期放在后面;英国人则是将具体日期作为开头,以月份收尾。例如中文中的“2020年5月1日”,在英国就是“1stMay,2020”,美国则用“May1st,2020”来进行表达。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向学生强调中西方国家思维方式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用语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在后期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的干扰,能让自身的表达更加合理。
(四)结合影视,强化学科语感
影视作品本身是生动的文化素材与语言材料。人们认识和了解一种文化时,影视作品是重要的材料。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发挥影视作品特有的真实化、口语化、形象化的语境优势,让学生在观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方文化,感知文化差异,拓展国际视野,进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英语影视作品应服务于英语课堂,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科学地选择、合理地应用影视作品,并在适当的教学时机辅之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其真正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作用,需要教师在科学选材、实施细节上下功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离不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是从文化角度寻找教学切入点,将文化多元性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体验文化中不断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从而形成自己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瑛.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天津教育,2020(34):144-145.
[2]赵金莲.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J].校园英语,2020(44):217-218.
[3]许妍.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J].科普童话,202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