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莫莉
[导读] 2017年7月以来,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各省市执行
        莫莉
        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   530000
        摘  要:2017年7月以来,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各省市执行,为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指导。随着高考制度的调整,高中英语教学将更加全面,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旨在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新高考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与学生交流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现行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与新高考改革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新高考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
一、英语新高考改革的内容及宗旨阐述
        第一,改革内容。高考英语命题的质量和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2020年以后,大部分省市进入英语新高考改革模式,英语高考将反映更多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元素,以建立兼备标准化、多样化的考试体系[1]。第二,改革宗旨。新高考改革深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既要兼顾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逻辑等。此外,改革还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高考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核心素养面临的挑战分析
        目前,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视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的教学,而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导致出现“哑巴英语”现象[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高考改革内容,许多学生有扎实的英语理论知识,但英语运用能力非常薄弱,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新高考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事实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使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教师亦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英文阅读材料,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延伸阅读视野。
        例如,教室的图书馆可以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原著和杂志,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比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应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短篇故事开始,根据学生的差异推荐不同难度的英语阅读资料,在学生阅读能力有所增长后,逐渐提高阅读材料的深度和难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新高考背景下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使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习俗,逐步形成英语逻辑思维[4]。毕竟英语是第二语种,学生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在阅读英语过程中习惯于采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容易误解英语文本的意思。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会转变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英语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讲解“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一课时,介绍了世界各国语言的差异,使学生掌握关系副词的用法,帮助学生增强语法学习的语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国家的英语发音和使用习惯,通过多媒体播放英语片段,让学生判断其中的意思。当学生处于不同的地区情境中,听到同一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时,学生开始产生疑问,进而引起了探究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使学生对每个国家的语言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更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
(三)注重情感引导,提高文化意识
        情感引导是新高考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高中英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5]。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取向,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实现科学发展。
        例如,在讲解“The United Kingdom.”一课时,学生应该对英国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本入手,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关于英国发展史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掌握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历史上英国入侵我国的事件,使学生正视历史和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及形成世界和平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推动新高考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斌.核心素养角度下高考英语写作备考的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1,(6):49-50.
[2]杨静.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4):113-114.
[3]石磊.关注新课标,迎接新高考——落实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J].读写算,2018,(34):220.
[4]蒙美燕.核心素养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3):78.
[5]葛炳芳,赖朝晖.意义优先,素养为导——新高考英语(浙江卷)评析及教学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7,(16):44-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