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人教版PEP教材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金莉
[导读] 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潜能开发
        金莉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 233000
                                
        内容摘要:
        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潜能开发,对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清晰、有序的思维导图对单词的记忆,课文的理解、背诵及语法的研究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人教版PEP教材词汇          语篇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它是运用语言的关键图像,大脑的结构以及心理学的各种特征上诞生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用它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困难,比如:对单词的记忆,课文的理解、背诵及语法的研究等等。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对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传授他们正确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下面,结合小学英语人教版PEP教材的教学实例阐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联想递进 让词汇教学“活”起来。
        学习内容: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我们把四季用思维导图呈现:春天是3-5月,夏天是6-8月,秋天是9-11月,冬天是12月到2月。在Spring里面就可以导出March,April和May. Summer导出June,July,August. Autumn导出September,October和November,而寒冷的Winter则导出December,January,February.我们暂时可以把季节作为第一层拓展,月份当做第二层拓展。第三层我们可以从每个月开始,比如Spring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想到相关的词组warm,flyakite,goonapicnic等,Summer:hot,go swimming,eatice cream.Autumn:cool, pickapples等。Winter:cold.makeasnowman,goice-skating.等。第四层则可以联想到Unit3的单元知识:每个月所拥有的节日,第五层可以是和谁一起去的人称代词等等。层层发展、层层递进,会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产生联系、以一想十,在运用中记忆。
(二)衔接融合 让对话教学“动”起来。
        学习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Let’s try & Let’s talk
        教师采用图片和体态、表情等结合的方法,突破语篇中的新词“chase” “mice” “be afraid of…”“be angry with..”“hurt”,并有意识地将图片和词卡按语篇发展情节排列,待语篇阅读结束,这些关键词就留在了黑板上,通过朗读指导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为后面的复述环节扫清了障碍,缕清了思
路。实现了新知旧识的滚动和复现、衔接和融合,对学生的拓展思维和温故知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看图说话 让语篇“美”起来。
        学习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Read and write What a dream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通过语言表达,而阅读又是语言和思维交互的过程,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特殊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高年级的重要课型,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对所学语篇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文本的中文意思,并没有深入思考,理解也不全面,针对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语篇内容结构化、具体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思维能力。本篇阅读教学,在第一遍整体泛读后,教师带学生进行精读,获取文章细节信息,逐步完成思维导图。
        U
在教学的post-read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迁移,结合自己的
实际,用过去式谈论并写一写自己的梦。下面这张思维导图的设置,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思路,解决他们在以往的写作中如何写、如何构思等问题,同时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归类发散 让语法知识“趣”起来。
        没有接触思维导图之前,几乎很少有教师把零散的知识融为整体。课堂可能都是按部就班、有一说一,通过对思维导图在语法知识教学中的尝试运用,我发现,思维导图让枯燥的语法知识点更加直观易懂了。
  学习内容:动词go 在句子中的用法
1.词组搭配: gotoschool,gohome,go toShanghai,gotoBeijing等。
2.go加动名词。goswimming,gohiking,goshopping,goboating,gofishing等。
3.go的时态变化,第三人称单数是goes,过去时是变成went。
4.go的句型转换
对于类似的总结还有很多,但是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以一个中间关键词或者是以关键图像为中心,然后像大脑运转一样往外扩散,能够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
四、绘制思维导图的原则。
(一)选定中央图像和关键词
        “图像可以自动地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研究表明,图像加声音最容易抓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绘制导图的时候,中央的图像必须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关键词就像一棵树根一样,它可以开枝散叶,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和相同点。
(二)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多用图像。
        “图像可以在视觉和语言皮层技能之间建立刺激性的平衡,能够提高人的视觉感触力。”如果画不好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母代替,思维导图应该是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我们的累赘,任何一种方法,应该有一种最适合的用法。
(三)建议使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心理学上说,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使你避开单色引起乏味。在我们教会学生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把这种它制作的更具有图像感和艺术性。这一切都是为了大脑的记忆,也是为了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
(四)做适合课堂教学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讲述了很多思维导图的技巧,但总体而言,真正掌握他所说的技巧,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甚至需要再制作了100幅思维导图,之后才能够真正地使用,而我们只是简单地应用在教学中。与其浪费时间在绘制图上,不如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导图来思考。绘图不必拘于形式,而应该适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审定(201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起点)
2.吉桂凤.2015.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东尼·博赞,等.2015.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