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时代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及时更换教学思想,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合适的授课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引导和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优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具备更强的思维能力,从而在全面发展之路上越来越远,越走越顺利。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可谓是多种多样,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和研究,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而言大有助益。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
引言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目前而言,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特征
1.1问题特征
生物教学具有问题性,教师思维灵活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物态度,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物学科问题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生物学科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并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1.2探究特征
探究性是生物教学的主要特点,高中生物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还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结合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及掌握知识情况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生物实验,促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积极性和热情,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不高。
对于学生来说,自身的学习意识不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僵硬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和主动性意识缺乏,仅仅通过背笔记、课本等形式,希望能够在最好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落后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此,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学习意识,才能积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2.2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养不高。新课改作为新事物出现在教学中,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些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改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对新课改理念的体会与运用不够,对其重要性不以为然,只关注个人的教学思想,因此无法将新课改精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更无从谈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另外,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存在不足,无法将最新的生物科学与具体的学科结合起来,使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
2.3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多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生物课程学习忽视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的扩散发展,对学生生物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性作用,使得高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差。
2.4课程资源相对匮乏。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资源匮乏对于教师来说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教学。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没有与新课改的理念相结合,尤其是习题和试题的选择上,没有把新课改的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只是流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地把教学资源合理地进行整合利用,使得有限的生物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需要。
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3.1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民主、平等以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良性目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是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与学生深度的交流,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对知识的需求及掌握程度,进而更好地落实教学工作。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密切交流,能够拉近与教师之问的距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开玩笑的方式对学生说:“病毒DNA在注入进大肠杆菌之后,不但在别人家住,而且还吃别人的、用别人的,最后还不忘将人家的房子给拆了,这个家伙是不是很没有良心”。通过这样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不但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问的距离,而且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进一步学习“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百分比的计算”起到了铺垫作用。
3.2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民主、平等以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良性目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是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与学生深度的交流,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对知识的需求及掌握程度,进而更好地落实教学工作。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密切交流,能够拉近与教师之问的距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2]。比如,教师在讲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开玩笑的方式对学生说:“病毒DNA在注入进大肠杆菌之后,不但在别人家住,而且还吃别人的、用别人的,最后还不忘将人家的房子给拆了,这个家伙是不是很没有良心”。通过这样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不但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问的距离,而且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进一步学习“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百分比的计算”起到了铺垫作用。
3.3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已在许多科目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怎样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在生物课程中进行教学呢?这个问题受到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教师经过多次的研究和实践,认真地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向。比如,在学习“生殖健康”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内容,但是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制作的动画视频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具有健康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要注意性别的区分,应该对男生和女生分开教学。通过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并在使用的途径上针对性的教学,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接受生物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社会文明。
3.4改变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生物实践活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生物教学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生物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也可以布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或者自主完成任务。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等。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首先提问学生“教室中的花儿是怎么长大的呢?”等问题,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其次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物实验。学生可以将正常的燕麦幼苗、切去胚芽芽鞘尖端的幼苗放置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在光照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观察植物的生长速度,结合实验明确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感受到生活与生物的密切联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在新课改的标准下,高中生物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开展丰富的生物实践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生物学习情感体验,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虎.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7(21):56-57.
[2]金好俊.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7(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