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冰
雷州客路中学 524200
摘要:写作教育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教育内容,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兴趣为目标。但由于写作是对学生全方面的考量,既需要学生获取一定的物质基础,即写作素材、写作方法,又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力基础,即写作兴趣。导致许多学生“闻之变色,听之头疼”,写作能力不高。为改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低效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从材料积累、写法指导、活动开展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探析具体实施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写作能力 提高对策
纵然眼里充满世事万物、纵然心底具有万般情绪,但若不能倾斜于笔尖,将如通过往云烟,消散在记忆里。写作,是最直接的记录情感、故事的方式,也是语文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为让学生写出文章、写好文章,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要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写作教学效果。
一、材料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物质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让学生写出文章,写的丰富、写的深度、写的多
样,教师就要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材料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物质基础。
1、立足生活,材料积累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充满写作素材[1]。且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充满真情实感,更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日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事物进行观察,观察花鸟鱼虫、观察月圆盈缺。在观察中,学生获得无限的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每日进行日记书写,在日记中积累第一手写作素材,做写作准备。
2、课外实践,材料积累
学生参与实践,能够获得无限的情感,获得无限的素材。同样开展实践教学,
能够打破原有语文课堂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能够建立第二写作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在社会中的实践参与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的认知,从而实现素材积累。
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看电影、书籍,让学生们写影评、读后感;如教师可以带学生们走入社区,开展社区义务劳动、开展社区老人拜访,让学生们获得直接的实践体验;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访问英雄模范人物、游览名胜古迹,获取直接信息。这都能够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支撑学生的后续写作活动[2]。
3、课外阅读,材料积累
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
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们能够看到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进入一个又一个文字的海洋。学生读课外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借鉴词句、修辞、构思、表达的过程,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阅读积极的书目,防止学生沉浸快餐文化。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推荐各类书目,包括文艺类、科技类等,让学生们读好书,在好书中实现素材积累。
二、写法指导,传递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要想让学生能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真正实现学
生写作能力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多元写作训练,传递写法,遵循“授之以渔”的教育原则,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1、读写结合,培养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结合,进行
学法指导,集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模仿写作框架:一篇文章的结构布局,是文章的骨架。若文章没有骨
架,那么学生的文字将无所依从,文章将是东拼西凑[3]。因此,教师可利用优秀的语文阅读文本,让学生品味其框架、学习其构思,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
如《苏州园林》采用了“总——分”的写作结构,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继而从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做分写,具体说明,整篇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2)学习写作立意:学生在写作时能否正确立意,将决定整篇文章的高度。
立意便是文章的灵魂,能够直接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倘若学生不能正确立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将会导致文章从根本上写作水平不高。教师便可以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提升学生的立意能力。
如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题目,提出以下
问题:
①就题目而言,你认为作者会写出什么样的文体;
②就题目而言,你认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③根据课文学习,总结得出《回忆···》类题目的写作基本要求。
(3)学习写作语言:写作活动从其本身而言,可以理解为一种言语行为。
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也直接受语言所决定。教师就可以基于文本的语言运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学生自然能够整合语言文字,写出一篇优秀的文本。
如《故乡》中,作者抓住了人物特点,进行描述。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二字运用十分巧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两个字运用的好处在哪里。让学生去理解字词的巧妙运用,从而在写作时学会咬文嚼字,精细运用文字。
2、集中训练,提升学生水平
(1)课堂随笔练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随笔练习活动面对
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如课前三分钟,就某一主题,写一段话;如课堂上,利用教材“留白”,布置续写任务、仿写任务等。这些集中训练,能够让学生们在统一的条件下集中思绪,完成训练,避免学生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
(2)考试集中练习:语文教师应当确保一个月最少进行一次考试型写作练
习,让学生的思绪变得谨慎、认真起来。长期以往,学生自然能够在集中训练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多元活动,发展写作兴趣,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学问必须呵护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为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就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写作的趣味,从而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1、开展作文点评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适当的救学生作文开展点评活动。且在点评的过程
中要注意以鼓励为主,点拨为辅。要用鼓励的语言、认可的语言,如同沥沥的春雨一般滋润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
在“赏”作文的基础上,学生们能够获得无限的学习动力,投入写作活动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也会有效提升。
2、利用写作竞赛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竞赛活动,提供给学生参与竞赛、表
现自我的机会。在竞赛中,学生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身潜能的激发,写作能力也能够在强烈的竞争欲望驱动下得到有效地提升。
3、创办校刊、班刊、月报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平台,利用校刊、班刊、月报等。让学生们成为
“主笔人”,鼓励学生们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者合作进行班刊创建。一方面能够让整个班级、整个学校充斥着书香气息,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这样的语文活动开展中,达到写作教学的目的,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4]。
结束语:
虽然,发展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回应学生的写作学习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写作“难”处。采取有效对策,携手学生,突破写作“难”。就能够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让学生感受写作魅力,实现有效写作。
参考文献:
[1]赵学仁.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学周刊,2018(16):115-116.
[2]彭欣悦.探究中学生如何提升语文写作能力[J].青年与社会,2019(04):103-103.
[3]谢裕飞.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4(10):45-45.
[4]吴晓玲.提升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分享[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3):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