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管理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探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陈彦希
[导读] 课堂教学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而又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陈彦希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而又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在既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也曾经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但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面临着各种质疑和反思,催生了教育改革的思潮和实践,在国家发展创新战略的指引下,教育体制创新迫在眉睫。教育创新具体到高校教学就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课堂教学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必战高地。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课堂;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要点
引言
        在国际化的形势下,我国传统经济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的延伸模式。但不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失衡等系统性的问题就呈现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针对于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统筹部署,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来满足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结构的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性统作用。
1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呈现飞跃式发展,高等职业类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当前大学课堂学生玩游戏、看电脑、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上课的基本教学要求无法完成,教学效果不显著,其主要原因表现:一是部分教师讲课吸引力不足;二是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三是网络游戏和聊天工具占据了大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四是大学课堂时间比较长,学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一味强调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严重缺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受挫,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听讲,学生抱怨上课无聊的局面。为了改变现有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分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弊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互式学习,让高校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2高职经济管理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2.1政府报告解读技能竞赛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财会金融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对两会和党代会发布的政府报告或文件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解读和学习,而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中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政府报告或文件。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动员学生组队参加学院组织的政府报告解读技能竞赛,并担任指导教师;其次,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团队收集、制作和修改参赛资料,运用经济学理论解读社会热点问题;最后,根据竞赛结果进行总结,并将技能竞赛成绩计入该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


        2.2依托“课堂、实训室、企业”的交互对接,实现校内外合作
        从我国经济出现明显的降速趋势之后,传统的“三驾马车”经济动力不足。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质量偏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国民经济的人才输送部门,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性人才的发展与建立。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地方性经济与产业发展相互结合。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需要结合专业化的实际需求,突破感性认知与动作技能传统模式,需要在创新性的基础上,加大新模式的引入,提高仿真职业环境建设,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对应的专业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供给侧改革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从国家的战略为出发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任为大局,将国家与社会、学生有机的结合起来。产品质量是生产企业的生命,人才培养战略那么就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就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起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数。积极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的完成每一个训练活动,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2.4针对专业技能需求,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供给侧改革战略更加倾向的是实践教学的需求,首先,需要围绕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制定动态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训课程的开出率达到100%。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上,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将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相互结合起来,构建起系统性的发展框架。不仅如此,还需要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实施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的协调等。树立全程参与的思想,将课堂、实训课、企业相互结合起来,构建校企合作实践体系。
        2.5有效实施和评价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和成果
        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学生是主要演员,目前把学生从演员转变到导演角色正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思想互动,一方面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目标,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在这种课堂的互换互动中,教师的一项重大职责是管好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有个别学生会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合作等情况,学生导演不一定能控制局面,这时教师应作为监督者或考评者的身份出现,既保证课堂秩序正常进行,又根据实际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几轮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磨合,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形成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要对这项工作加大投入,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课酬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挖掘教师的创新动力,以共同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完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历史性任务。
参考文献
[1]吴庆念.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0-53.
[2]刘珍芳.对高职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65-6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