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3644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小学劳动教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学的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教育目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劳动教育逐渐弱化,劳动教育在教学课程中的地位明显不足。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与改革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创新劳动教学手段,让学生能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劳动技能,提高小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劳动教学
劳动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劳动教育受到了重视,也有了改善,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劳动教学定义窄化、劳动教育实施异化以及劳动教育实施缺乏支持的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参与劳动的机会,缺乏劳动意识的树立,使小学生缺失了劳动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想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就要把劳动课程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劳动活动中来传授学生劳动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促进小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提升,也避免了高分低能情况的发生。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劳动教育的地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劳动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切实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劳动教育思想与理念,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并且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习劳动教育的实施,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的劳动能力与习惯,让学生参与到家庭劳动中,科学的引导学生做好劳动工作,这对学生学习与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劳动与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把劳动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引导让学生走进厨房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减轻家长的负担。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任务。家长可以首先要告知学生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其次是为学生制定购物的计划,教会学生合理的开支,帮助学生选购食材,学会对比食品的商标和质量。最后教授学生一些菜品的烧制技巧,并让学生上手实践。通过厨房劳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自理能力,也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改革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质量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劳动课堂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健全的劳动学习环境和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劳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构建小学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
除了劳动教育课程外,其他学科也要渗透劳动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深挖内涵,找准契合点,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义务教育课程相结合,遵循“以劳辅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的教育理念,充分的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融合一体。教师也要将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劳动活动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自觉的参与到劳动中,通过技能的运用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等来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合作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劳动与技术教学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兴趣爱好开设相关的劳动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热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我是采购员”的实践活动,让家长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辨别各种蔬菜的种类与是否新鲜等;在一些有包装的食品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等等。在购物过程中,涉及到数量以及金钱等数学内容,体现了劳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在劳动实践中也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用。学生把实践的过程用日记记录下来与教师、同学分享,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最终评选“购物能手”。
三、搭建体验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
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学校体验活动和社区、社会服务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等为学生建设实践基地。如班级种植角,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建立“爱心图书馆”向学生群招募义工队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校园志愿者岗位,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让学生能深刻的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校内外合作,来拓展校外劳动基地,让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劳动教育要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与家长要加强合作,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美.核心素养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13)
[2]李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华少年.2018(22)
[3]顾芳.浅谈“心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创新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4]丁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及实施形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
[5]徐卫星.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让环保意识走进学生心灵[J].西藏教育.2011(02)
此文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课题ZPzx20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