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育
(陕西省洛南县四皓街道谢湾小学 陕西 洛南726100)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胆创新,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小学学的集体意识。强化小学学生的团队意识。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管理经验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管理好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情采取相应措施,使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现就小学班主任工作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用心关爱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把爱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把爱献给他人。以爱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充满友爱、活力和阳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都积极主动地亲近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中,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爱自己的,内心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主动接近老师,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的关爱,听从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效果。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不仅给学生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指导还应给予学生心理上的交流,多和他们聊天、游戏,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易于沟通。只有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你才有机会替他们把握方向,才能处理好一切与孩子们有关的事情,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创设出轻松自然的教学、学习环境。爱心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给予同等的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就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用表扬激发班级正能量,形成良好班风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只要是老师大力宣传的、表扬的事情,他们都争着抢着去干。老师要准确、及时的表扬孩子。如课堂上哪个孩子坐的端正,哪个孩子手举的好,哪个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大,哪个孩子字写的漂亮,还有,哪个小组卫生打扫的好,哪个孩子帮助了别人,我都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同学,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某某同学很注意观察,他看出来黑板需要擦。瞧,黑板被他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语言的奖励。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为其它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们自觉地向受表扬的孩子学习。
三、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一开始,我便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狠抓养成教育。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习惯的学习。而这一切,我都会避免使用“不许”“禁止”这类冷冰冰的字眼。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样师生之间便搭建起了促进彼此心灵沟通、精神上理解的平台。当学生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应该怎样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后,每周一的班会课上,我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差的不仅指出差距在什么地方,还用“传、帮、带”的办法请同学帮助改正。
四、关注“学困生”, 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每位学生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唯一信任的长辈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方法,都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对每位同学要平等对待,尤其对学优生和学困生更要平等对待,让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对每位同学都有爱。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我更是关怀备至的体贴他们,使他们多得一份关爱。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引起学生厌学,导致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甚至一提到读书就头痛,继而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最后自甘落后,产生自卑心理,成为“学困生”。 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是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让孩子们知道,他和别人都一样。爱的召唤,使孩子们有了对生活、对学习热情。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颗平等的心。
五、做好家、校紧密联系,创设多元化教育机制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平时我非常注重家访。因为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化,在家访时就应该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其次,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和任课教师有说不完的话,用这种谈话方式老师会及时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取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效应,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总之,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但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就会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爱戴、尊重与支持。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坚持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责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营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不断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也谈小学班级管理心得 喻建革 《考试周刊》 2018年
2.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总结 陈建华《新课程》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