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增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北张乡初级中学校 032100
摘要:初中正是青少年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是初中教学中的关键构成环节,同时更是初中与初中体育教学接入的核心纽带。而伴随着如今人文教学的持续深入,核心教育的要求也在深入落实,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体育以及健康课堂教学,也成了如今初中教学中的重点探究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引言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在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促进身心全面发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不仅能够强健体魄,对于青春发育敏感期的心理特征也具有舒缓作用。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困难性。其他文化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而体育教学就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它完全依靠与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的状况就导致初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途径受到相应的局限。但是理论知识的匮乏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广阔性,它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非常宽广的发展空间。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体育练习任务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达到逐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目的。除此以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优质的体育道德品格以及正确的行为观念等多方面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地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优质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基础,以此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尽管新课改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深入的推广与执行,不过由于受到长期教育的影响,这也让中初中教育开展中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最终导致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体育中的深入开展依然遭遇到相对较多的问题。针对现阶段来解析,诸多初中体育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着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校方在对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方面也远低于英语外等学科。如此的教学理念无疑导致核心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切实地落地,这也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完全相悖。
(二)课堂评价不完善
由于初中生学业繁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这一类非主课的学习,导致课堂教学结构有所缺失。另外,教师也很少会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课堂评价,而是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给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进行巩固与反思,导致学生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学习处在一个浅显的层次,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丰富运动内容、形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魅力,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在“体育舞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表现,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借助情境设定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导入,积极引导初中生从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当中增进对相关知识与技巧的深刻意义。第一,问题情境,其核心是借助问题的导入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实践运作,增进其的整体体育素养;第二,生活情境,众所周知,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的专业内容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更是有着紧密的关联,其对于初中生日常的生活往往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开展中,初中体育任课教师需要为初中生积极打造生活当中常见的情景,以此来获得学生的共鸣,以真正达到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持续提升的目标。
(三)多方通力合作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但需经过一个过程,单纯学校体育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仅仅是主导作用。但要变现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合作。家庭教育不能仅在思想上了解体育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性,还要在实际行动上支持学校关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改革举措,特别是孩子因为体育课程喊累的时候,家长应当冷静妥善的处理,避免出现过激的言行,制造家庭和学校之间因为体育的对立。总而言之,当代体育教学在一步步摸索,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样一个长期的“破冰”阶段,家庭要做好体育教学强有力的援助团。
(四)多样化的教学评定
教学评定是整体教学运作的最后阶段,在全新时期的教学评定当中,初中体育任课教师不只是需要将评定方式开展革新,同时评定主体也需要更具多元化。首先,评定方式需要从传统单一化的评定标准转变成为多阶层的评定标准,如此,不仅可以为学生给予更好的提升空间,来持续激励学生向上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从评定主体来解析,初中体育任课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师评定学生积极地转换成为学生的自我评定、学生之间的互为评定等借助多元化评定主体,来形成互为补充的有效作用。
(五)开展分层教学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分层,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再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方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
结束语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探寻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适当缓解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预防和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抗挫折能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宗文.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66-168.
[2]李学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研究,2020(32):62-63.
[3]熊珂俊.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171-172.
[4]郭丽.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111.
[5]杨永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实践教学初探[N].黔西南日报,2020-01-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