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锡海
贵州省六枝特区龙河镇迎新小学
【摘要】为了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水平,减小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我从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者角度入手,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作出了简单的现状分析,并据此反思,希望自身能得到发展,也希望可以为农村小学及其他乡镇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英语教育 现状分析 反思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小学英语学科的推广普及,农村小学也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小学英语在农村是一门新课程,作为新课程在农村里的推广开设,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以农村小学的英语教育实际情况为实例,通过教学实践,我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相比直属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农村小学学生还存在很大距离,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存在很多困难。我以一名扎根于农村小学的年轻英语教师的角度,总结了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几个方面:
1、教学环境不完善。
2、目前教学媒体刚刚启动,但老师运用技术还十分落后,英语教师所使用的录音机基本能够保证,虽然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有了,但图片不完善、语音教室没有。学生为大班授课,每班人数较多,这种情况不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只能应付考试,根本不能用于交际。
?3、教师不成熟。
英语教师不专业,虽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观,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陈旧的英语教育体系,但面对新的课程体系,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也存在较大缺陷,造成了现在的英语教师只是从理论上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没有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4、学生基础薄弱。
城市学生基础好些,但农村小学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落后,学习资料有限,这些不利因素都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导致其英语水平低下。
5、教学内容居于城市生活,学生难于接受。
农村小学现在用新人教版教材,新教材所设计的城市生活的内容太多,很多学生视野小,知识面窄,他们根本不知道新教材中所提到的语言知识如电脑网络、旅游蹦极等,这无疑又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另外,每个单元一般有二十多个生词,对农村小学学生来说由于起点低,学习起来很困难。这些都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不利因素。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虽一般都是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尤其是一些较难读的单词。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凭一时的兴趣学习。他们对课堂上动手、游戏的部分十分感兴趣,而对英语基本技能(单词及语音的模仿、记忆等)一开始还有板有眼的,时间长了,加上有些单词比较难读,他们就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不专心听讲。这样,他们既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音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更加突出。后来,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吃力,就自信心大减。最后甚至有不再要上英语课的想法。
6、家长不懂英语,无法辅导学生。对于语文,数学这样的传统学科,家长基本都学过,如果孩子有不会的问题,家长还可以适当的辅导。但英语是新兴学科,好多家长都没学过,在家也无法辅导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仅限在学校,这也成为阻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7、部分人对英语教学还持怀疑态度。一些人提出,中国人只要学好汉语就行了,没必要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殊不知,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8、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 “one by one”都是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 work”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9、目前,每周学生只有两节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额较大,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同时,课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知道英语的基本音标,有些学生面对已遗忘的单音节词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由于原因的错综复杂,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到课,搞反复操练,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第一:从一开始就适时的渗透一些规则的、基本的音标知识。对其中有规律可循的音和词加以归纳学习,这样在课后,让学生在遗忘时可以有一个记忆的线索,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知识自己去学拼简单的单词,并且对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几次成功的尝试会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在预习和复习时能积极参与进去,并乐在其中。
第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时的主体,鼓励他们多说一些自己能说的英语,要不怕学生说时犯错,多给他们口头练习的机会,并通过视、听、说、玩、唱、读、戏等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语言材料,也可以在教学时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
第三:因为中西方的发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对一些音不能很好的区分,这就可利用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进行反复跟读练习,针对一些相近的音加以区分。如:/ai/ /ei/、/u:/ /u/、 /e/等。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听音连字母、听音圈单词等,让学生对典型的单词中的音标,做到耳熟能读,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第四: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困难较多。没有一个像学习普通话那样的好氛围,但是,我们老师可以自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要用英语交谈,在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尽量多用英语,不管语法是否对,你能讲就是值得表扬。
第五:可以让学生注意收听一些用英语播音的节目,如中央九台的节目,既能听音,也能看画面加深理解。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它所讲的内容,着重在于让学生熟悉和了解英语的发音模式和方法,为纯正语音的学习作一个辅助。
总之,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语音缺陷,用开发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多练多说,我相信这一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