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   作者:陆凤平
[导读] 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陆凤平
        广西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中心幼儿园  广西河池  530805
        摘要: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个人成长十分重要,很多社会成功人士认为,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帮助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它更甚于智慧和创新等因素。而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幼儿阶段又是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注重该阶段的生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聚焦这一领域探讨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生活习惯;幼儿教育;养成教育;一日活动

        引言:关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是当下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如今较为热门的“一日活动”教育体系立足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经历进行生活教育,能很好地贴近生活实际,并且具有很好地可执行效果,最终教育质量也很有保障,该方法在幼儿生活习惯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是在生活中如何结合环境具体开展不仅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指导,还需要结合环境变换展开随机应变的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完成幼儿生活习惯的全面培养,这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是一个高要求。

1、合理规划一日活动内容,通过良好的生活节奏培养幼儿生活习惯
        打造规律生活模式,注重劳逸结合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最基本的要求,在一日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好最基本的日常活动规划,注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划分,帮助幼儿建立规律的卫生生活习惯。比如3-5岁的幼儿本身需要充足的睡眠,在基本睡眠时间上,要保证12-14小时的基础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大可逐步降低时长。在一日活动中,不必刻意计划安排活动,根据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安排即可,尽量根据幼儿的能力安排一些可自行操作实践的项目,比如洗脸刷牙阶段,尽量教会孩子自行解决,帮助孩子培养初步的独立思想,在早餐之后,幼儿的情绪正处于波谷向上涨的阶段,该时间段的幼儿稍微能静下来,应当抓住机会为幼儿展开有效的教育学习,通过长期的培养让幼儿明确该时间段即是所谓的“学习时间”,这种理念的深入,有利于幼儿在今后进行持续有效的独立学习,这是也是培养生活习惯的目标之一。在晚间,幼儿情绪处于每日最高峰,这时可结合孩子的情绪,组织幼儿之间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更好地认识世界[1]。
        在一日活动下的幼儿生活习惯中,应当贴近生活,坚持规律性培养生活常规,该过程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切忌拔苗助长的培养,特别是不能占用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提前进行小学知识学习,否则会得不偿失。
2、在一日活动中注重文明礼仪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存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人类在生活中必然要和他人发生交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一日活动中,注重文明礼仪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也能很好地融合在一日活动的日常生活环节中。


        在文明礼仪的培养上,可采用诱导教育的方法实现,由于幼儿本身对于文明礼仪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向文明交往的方向发展,比如在接收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来表示自己的感谢,在不小心打扰了别人或者伤害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来表示歉意,在行为方面,对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比如随意丢果皮纸屑的行为,随意践踏草坪,采摘花朵的行为,都要及时提出,最好能从感情层面为小朋友做出解释,比如让小朋友设想,如果所有人都采取和自己相同的行为,那么见到的就会是漫天的果皮纸削、光秃秃的草坪花园,这些画面都是不美的,从而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升自身责任感,让文明贯穿到幼儿生活习惯教育中[2]。
3、以表扬、鼓励为主,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持续建设
        幼儿生活习惯的形成,除了教师的引导外,在未知的领域方面,往往会自行摸索探究,当得到鼓励时,就会更倾向于重复该过程,所以基于这样的幼儿心理认识,应当注重幼儿一日教育中的鼓励机制的培养,通过及时给予有效肯定和表扬,提升幼儿的满足感,使之更愿意重复该行为,以实现逐步培养生活习惯的目标。
        在幼儿的鼓励机制中,要善于从过程给予评价鼓励,对于错误的行为,不能进行过激反应,应当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帮助幼儿分析该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最好能让幼儿自身体验到其后果,通过推己及人的教育,帮助幼儿建立争取的三观。针对幼儿教育的研究调查显示,幼儿对于成人的鼓励和表扬十分期待,对于批评行为也十分敏感,奖惩表现方式的不同,对幼儿的影响大相径庭。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注重在一日活动中的奖惩方式和语言态度。比如在幼儿小班教学中,教师发现琪琪一直没有动笔,但是教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先问了琪琪不动笔的原因,原来是同学没有带笔,琪琪就把自己的笔借了出去,教师在面对这样的行为时,应当鼓励琪琪做法中的优点,并引导琪琪自己在遇到时,要善于向老师求助。通过一日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幼儿会不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4、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塑造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本身的行为举止,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模板,在幼儿教育中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在经历了教师的长期培养后,会在生活习惯上和老师表现出较高的相似度。这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来看,幼儿教师在日常加强自身的教育修养,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孩子培养生活习惯。在一日活动教育中,教师要关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言语谈吐,充分考虑语言和行为可能对幼儿造成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注重幼儿的主体意识,这样可帮助幼儿在生活习惯中养成平等自信的特点;教师在工作中充满爱心,以工作作为快乐源泉,幼儿就更容易培养出敬业奉献的意识,教师优质的情绪管理,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培养出沉着冷静的行事作风。整体来看,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展开榜样式教学对教师而言难度相对较高,但这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当作为自我教育培养的高级教学目标。

结语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在这方面,教师应当做好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理念更新、自我行为升级等多方面的外部条件控制,最好能充分联合家长展开家校联合的一日活动教育培养体制,从而更好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丁玲燕.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1):215.
[3] 曾佑惠. 为生命书写“文明”底色:礼仪教育的区域一体化探索[J]. 中小学管理, 2018(9):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