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整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拟定多样化的教学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顾娴雁
[导读] “互文性阅读”即是在对应的学习单元中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
        顾娴雁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互文性阅读”即是在对应的学习单元中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互文文本,基于教材教学阅读量基础上扩充更多互文文本,做好班级交流以及学习主题探究,有助于全面扩大学习阅读量。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进程加快,要求人们在阅读中能满足快速、广泛、高效要求。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以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成效具有较大影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限制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限制要素,因此要注重做好互文性阅读教学探究。
一、在大同小异中深入挖掘互文阅读素材
        基于“互文性”对应文本来看,各类文本既具有相同点也具有不同点,当前要注重综合对照互文主体,遵循求同存异基本原则开发阅读更多素材。要基于互文主体为对照,可以选取“同人不同文”展开延伸阅读,这是目前互文阅读教学常用方法。比如在古诗词《望庐山瀑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蜀道难》、《赠汪伦》等诗篇。在互文阅读基础上,让学生能深读以及有效感悟,能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在各类诗文创作过程中的不同心境,有助于理解诗文情感与大意。其次,教师还能基于互文主体为基本对照,选取相同的写作对象以及写作角度实施互文文本延伸阅读。比如在《长城》教学过程中,在阅读教学结尾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与“长城”相关的诗歌和散文,例如《望长城作》等。教师要注重以互文主体为对照,选取相同写作手法但是不同作者的互文延伸阅读。比如在《林海》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草原》、《荔枝蜜》等互文,让学生有效深化文章写作方法[1]。
二、在延伸讨论中开发更多互文阅读素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突出互文主体主导地位,实现多项经典延伸阅读。比如在《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篇目均是取自于《三国演义》。在教学活动展开前,要注重指导学生对原著进行阅读学习,有助于强化课文学习理解。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中能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促使学生积累更多阅读素材。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互文主体主导地位,从原有诗文基础上进行延伸阅读。

比如在《春》教学中,在“和风”描写过程中可以合理引入“吹面不寒杨柳风”等诗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僧志南《绝句》进行延伸阅读。有利于学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全面拓宽学习视野,强化个人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互文主体主导地位,要做好文本延伸阅读,为后续高效化阅读进行铺垫阅读。比如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走过苦难——让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知能力,对文本理解有效优化。其次,要注重做好课堂拓展阅读,有部分课文主要是源于节选。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更多素材,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在阅读教学课后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在教材已有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指导学生能深入学习。还能选取相同主题但是不同特征的互文延伸阅读,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中,此诗属于送别诗。在教学完成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延伸阅读《送元二使安西》等同类诗文,丰富学生学习理解[2]。
三、在多媒体利用中开发更多阅读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课件合理整合,可以利用影视文本展开教学。比如在《恐龙的灭绝》教学中,基于相应教学课件集中展示恐龙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神奇。或是为学生播放侏罗纪公园中精彩部分,丰富学生视听感受,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在《卡罗纳》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在课上引导班级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场景有助于烘托母爱教育情境。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让学生能从《我的老父亲》等歌曲中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在互文性阅读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注重构建动画以及相应的网页文本。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纪昌学射》、《称赞》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整合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先看动画再学习课文,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还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学习发展,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路径搜取更多资料,积极开展网上延伸阅读活动[3]。
结语:
        综合上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积极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建立良性的阅读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在良性学习发展中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素养,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秋连.互文性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24):90.
[2]向贵荣.浅谈互文性单元整体集中识字教学[J].中外交流,2018(5):264.
[3]陈玥.以互文性阅读例谈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2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