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伟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
摘要:与新中学课程改革一样,历史教师也需要考虑,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从而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与学生的素质增长带来积极意义,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及时性。实际上在每个时间,每个学科的德育思想渗透都与班级德育教学相关。本文简要介绍了将有效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教育与课堂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基本素养德育;有效协调
一、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更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如何将基础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以随时随地的实现道德教育目标是需要积极解决和考虑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基础学科素养教育,并将基础学科素养纳入课堂道德教育,使新的课程要求与新的课程改革概念,个人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从高中开始,对历史学科和历史课中的道德教育进行管理,在成长和发展方面,目标是从“所有员工的道德教育”转变为“全面的道德教育”,同时要考虑到历史的基本素养,通过提高课堂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来管理学科和课堂道德教育。新时期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素养,即具有通过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而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素养,是学习历史形成的稳定素养。《中学历史教学标准》提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时政、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符合德育管理课堂的目标。
一、学校德育的现状
1.国家高度重视,把学校德育工作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年轻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键。习近平秘书长的一系列重要教育指示充分说明了德育的战略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德育团队中每个人如何发展德育以及如何实施德育。国家战略是通过承担重大责任和执行光荣的任务来提高德育的及时性和适当性。
2.在道德,智力,体育文化和工作的“五人合一”“道德教育”指导下,虚拟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虚拟化趋势。长期以来,出现了一种现象,即教育过程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以内容为导向,塑造德育。课堂教学和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两个方面,老师不在乎建议。 。这对于教学生知识和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计划了课程,应根据上课时间进行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的要求是不值得失去的。许多老师都知道目的很混乱。
3.“全员道德教育”模式仍有改进的空间。在“全员道德教育”模式下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个人都是道德教育者,除自己弘扬道德教育外,每个人都有相应的道德教育作用。这个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磁盘”(“我想做什么”)而不是“内部任务管理”(“我愿意”)来对待它。老师对道德教育的了解不够。
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经常采用“变以变”的思想,以应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种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变得更加明显:互联网对学校德育的挑战和回应,社会媒体的挑战以及对学校德育和挑战的回应。在学校的德育中使用移动互联网以及在学校道德生活中普及智能手机的对策,挑战和对策,用于德育的流行手机游戏的挑战和对策...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在于它是或对待互联网因为使用互联网作为年轻人享受互联网的一种手段,所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总是在“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与张力”方法在短期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它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它只能适应情况的变化,但是很难达到主要效果。
二、高中历史基础素养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内容
1.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在课堂上渗透道德教育,需要提取当代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后代的培养提供历史材料。爱国精神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基础,它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班级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新青年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剂。
在一个伟大的故事中,戚继光勇敢地反对日本人,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奋力拼搏,李大钊“恢复了中国”,钱学森对家乡的贡献,在各个时代都彰显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老师的职责是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使他们能够以高度的民族理解感坚持不懈地从事社会主义事业。
二、有效将历史基础素养教育与课堂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关于历史,最重要的是要从历史教学的内容中理解德育的实质。历史道德教育的渗透是将有价值的历史学科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新时代学生的道德、智力和身体发展缺一不可,教育者应该培养经济和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
1.良好地继承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美德的行为意味着国家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例如,戚继光组织“齐家军”勇敢抗击日军,并写下了“封侯非我所愿,但愿海波平”这首诗。林则徐虎门销烟,领导了反对英国的战斗,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抗日战争中慷慨解囊,被周恩来视为国民兵的榜样。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种美德。
2.勤奋和勇气的精神。“勤奋”是中华传统美德,由于中华人民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项伟大的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令人难以遗忘的光荣篇章。同时,中国人有勇有谋,南宋著名将领岳飞希望忠实地为国家服务,点燃了不懈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为国家投下鲜血,英勇地与敌人作战,并保卫了河流和山脉。最后冷静下来,他们的忠诚可以赢得太阳和月亮的荣耀,它将永远持续下去!
3.挖掘历史教材,整合德育内容。高中历史教师作为道德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继承者,必须积极探索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的内容,了解历史教科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深入研究历史道德教育的内容,吸引高中生的历史兴趣,巧妙地培养高中生的良好品德。高中历史教学包括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以及古代历史,近代史和当代史。面对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中学历史课教师需要将特定的德育内容和发掘的材料与教育价值相结合。例如,在勤奋和勇敢的美德发展过程中,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巧妙地介入,以激发高中生对深度学习历史的兴趣。近代对中国历史而言是屈辱的 ,也是中华民族艰辛奋斗的颂歌,是捍卫中华儿女领土的烈士的艰辛奋斗和勇气。教师应利用史诗般的历史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勤奋和勇气。
4.运用教育评价。一般而言,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源于人类的活动,它主要是人在自身活动中的反映和自我反思,也是对人类意识的自然反映。相对而言,教育评价的具体研究水平与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评价在评价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教育评价研究的进一步有效发展。历史学科在从事道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从全球和历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探索适用于历史科教学和课堂管理的有机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以达到全面德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苗.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班级德育的有效结合[J].吉林教育,2020(13):14-15.
[2]龙惠敏.浅析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班级德育有效结合[J].高考,2018(0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