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新梅
宁夏灵武市第十小学 751400
摘要:写作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领域中的重点内容。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进行社会交流时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的基础。对于一个人的交流沟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写作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都是由相同的地方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写作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写作能力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自然会对语文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确定,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的写作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在小学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学中怎么样去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以上几点问题出发旨在提出如何提高基于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 小学阶段
前言:尽管教育水平一直在稳步推进,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原因以及发展程度限制教育体系仍然不健全。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流。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比较高,对于书本知识的教授十分看重,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教师采用"题海"战术,从大量练习中寻求一小步进步。然而,这种策略只能为学生提供单一的问题解决方案,而不能鼓励学生探索性地思考问题。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综合能力的教学,应该花大功夫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着重去提高小学学段学生的写作能力[1]。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学生逐渐适应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位著名的教授科学家曾在《基于核心能力的发展规划》一文中有过这样的理解。为了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研究课题的重要地位,2013年,我国教育部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改革的条例。语文是实施"高考"表达和体验的关键。它能激发学生复试的能力,使他们在经验中成长。在实践中取得进展。同时,语文是培养人感情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必须认真学习、认真挖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能力教学作为语文教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对于学生的写读能力,造句能力,选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学生的语言水平,写作能力教学的效果关乎着整个语文学习生涯。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任务之前,对于学生的年龄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因为小学学段的学生年龄尚幼,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感情的丰富程度都有所欠缺,所以在写作能力上有举局限性,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影响。真正有效的写作教学是通过文字对于情感的表达,对于思想的诠释,同时,在用词用句方面都有比较合理优美的地方。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如缺乏情感和想象力,很难写出个性的文章,使文章很空洞。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怀疑,写作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写作能力教学的开展更加困难[2]。
(二)教师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述
对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在课堂上习惯性地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语文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内容也比较枯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书本内容的讲解比较多,老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研究和解读也花费了比较多的精力。学生的写作能力练习和实践都有所欠缺。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优化写作内容,对于写作能力的教学和课堂内容的教学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好思想基础。
(三)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对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往往会为学生预留更多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日记,每周交一篇日记。但事实上,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应对心理。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也存在一种肤浅的现象,他们不能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内容,甚至只是在学生文章的末尾写一个阅读词。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认为作业只是一种形式,不需要完成[3]。
三、提高写作能力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场极其精彩的旅程,对于写作而言生活应该是写作灵感的来源和基础。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地方。公园、街道、图书馆、校园等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只要留心去观察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值得引发人思考的事情。只有不停的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赐才能更有活力的进行思考,进而让自己的写作更具生活性,真实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通过生活去拓展自己的视野。美无处不在,我们从不缺少美,缺少的知识发现和解读美的眼睛,老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打开双眼,发现世界的美。之只有打开双眼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拥有新奇的角度和独特的视野,才能表达出新的观点。
例如在"水资源保护"这个写作主题中老师可以围绕保护水资源展开教学,帮助学生让学生的家长配学生去到水库管理中心、社区中心等地去进行调查和了解,通过实地的考察得到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常识,进而明确写作的目标和任务。在调查和采访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记录,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根据采访稿了解水资源保护的情况,针对采访结果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使学生表达出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观点和思考。同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概念。这种实践活动全面锻炼了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自觉地把语文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4]。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课堂教育的实质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调整课程结构和授课形式,使课堂的氛围和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让学生向老师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天籁》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打破了单一的文本解读模式,将学生带入阅读实践。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自然界中听到的各种声音;然后回到课文中,引导学生阅读,并在课文描述中总结作者的语言特点;最后,设计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以更加准确和丰富的语言描述出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特点,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时,帮助学生找寻写作的重点和要点,提高学生的写作参与度。此外,在修改学生作文时老师应该创造出与学生互动的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西沙群岛的课文之后,老师为学生设计了"美丽的地方"的主题。在学生的写作任务完成后,老师可以在修改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同桌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从各个角度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建议,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紫写作思路,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和能力,提高自我创作的水平。
(三)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写作经验
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老师分配的写作任务。然而,写作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许多学生的作文往往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长,老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逐渐疲惫化而学生对于写作能力的学习也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对于自己的写作水平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要想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经常反思自己。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学习中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为此,构建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写作认知,包括兴趣培养、反思习惯、自我评价能力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对于写作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可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外在驱动学习转变为内在驱动,不断的推动自己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
结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致力于在平时的培训和教学中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在掌握课堂教育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和新时代的要求。在注重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的视角,关注和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7,23(57):45-45.
[2]李枫.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1(20):0396-0396.
[3]骆娟.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0,54(1):47-48.
[4]钟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 散文百家, 2019,23(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