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
江苏省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215300
摘要:信息技术是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总结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优势,提炼出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古诗词
前言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诗词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更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但由于初中学生阅历不足,加上古诗词描述内容与当代社会存在差距,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仅仅是“皮毛”,同时还要记忆和背诵大量古诗词,也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即使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也很难提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试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之力,为学生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活用信息技术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的策略
(一)活用信息技术,多样化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有效学习古诗词的内在动力,兴趣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学习效率自然更高;相反,兴趣单薄,教师在课堂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效率依然不高。为此,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激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直到信息技术走进校园,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多样化呈现教学内容,集声音、视频、图像于一体,带给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有趣的视频和图像,同时配以音乐,能够快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探索的欲望进行古诗词的研究,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教师可以首先在投影上放出诗词相关的中国画作,然后让学生看画作中都有什么景物,接着再鼓励学生将文章的意象与画作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整首词表达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文字内容转变为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图画内容,让学生听着音乐想象诗词描绘的意境、画面,以轻松唯美的课堂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的思绪随着音乐飞扬,感知理解本曲的内容及主旨水到渠成。
(二)活用信息技术,丰富古诗词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
古诗词与现代文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古诗词内容精炼,这既是其特点,也是让学生学习起来犯难的地方。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加上知识面窄,很难快速准确地把握精炼的古诗词的意思,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鉴于此,我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也借助了信息技术丰富了诗词内容,给学生进行了拓展延伸。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首脍炙人口、情感含蓄而深沉的古诗词,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在一两节课达成教学目标是有难度的。鉴于此,我们大可借助信息技术,先让学生课前自主上网观看《苏东坡》这部电视剧,在网上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自主总结和提炼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作者写作是的内心情感,课堂上请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苏东坡这一人物形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进取之狂”,我们还可提前准备好辅助材料,多媒体出示课外材料,辅助学生全面深刻解读人物形象。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信息技术开阔了学生视野,也间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构建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用信息技术,拓宽古诗教学范围,打造高效的古诗微课堂
信息技术除了可以支持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在微课教学中也是大有作用的。信息技术加持的微课教学也成为当前很多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 古诗词流派众多、风格各有不同,要想通过课堂短短几十分钟让学生全面掌握古诗词内容,显然是杯水车薪。鉴于此,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微课教学,将古诗词内容按照专题分类,每一个专题可以录制成一段微视频,学生课后自主观看微视频内容,完成课后作业。例如,以“豪放派词人”为总专题,再分别按照词人录制几个短视频,比如苏轼、辛弃疾......一个词人一个短视频,然后将视频内容发布到微信、QQ、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将学习路径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后自主完成专题学习。以此实现课内外衔接,拓宽古诗词教学路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古代诗词微课堂。
二、信息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古诗词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通过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路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而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人,教师成为了课堂的引路者和帮助者,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 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绘画、电影、 歌曲、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强化学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深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束语
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也应当抓紧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和延展性,给为学生打造既有趣,又灵活的古诗词课堂,调动学生古诗词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接触古诗词的渠道,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让核心素养之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绽放——钱士舜,徐新中《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2.
[2]古诗词教学与“熏陶”——宋朝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