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倪鹂敏
[导读]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倪鹂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是当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以趣味教学为导向,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观念意识更加完善,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由此可见,探究以趣味教学为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趣味导向;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不断完善发展,人们的教育意识不断提升,这也为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使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将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以趣味为导向,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明礼仪的熏陶,陶冶学生文化情操,丰富学生爱国情感,对学生三观意识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欣赏力,促进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故此,本文主要以趣味为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组织传统节日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体现,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节日风俗以及民族精神等。学生成长与传统节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传统节日学生在成长中每年都过经历,但是学生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意义存在一定的错误理解,以至于学生无法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精髓[1]。就像在清明节时,为什么要有扫墓的习惯,海外侨胞为什么会在此时会不远千里回家祭祖等一系列现象,都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家园情怀,但是小学生并不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此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以趣味为导向,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与故事,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背后传统节日的意义、风俗以及情感精神,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而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增添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典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典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其文化特性更加丰富。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增添传统文化知识,能让学生从思想认知上受到良好的启迪,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发挥古典文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对学生三观意识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效果[2]。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以趣味为教学导向,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更加丰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着林冲、洪教头、柴进等人物展开教学,从而以趣味为导向,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自身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为学生设计趣味化的语文学习问题“林冲与洪教头的人物关系?帮打洪教头的原因?结果如何?”等,从而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探究兴趣,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林冲、洪教头、柴进等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细细品味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三、借助传统趣味故事,加深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教师格外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才能发挥其教学的真正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小学生在学习传统古诗文中呈现出理解轻背诵重的学习特点,当学生在记忆力的黄金阶段进行大量的古诗诵读,当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就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并从中吸取精华、养分,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感悟,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传统文化渗透中,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绝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古代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有趣的传统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添语文教学趣味,从而借助传统趣味故事,加深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感悟,感受古诗内容之美、情感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让学生更加喜爱古诗词的学习与品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学会不断的学习与弘扬,才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必要性,从而立足于趣味教学,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岩辉,李霞.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3):95-95.
[2] 赵世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11):53-53.
[3] 杨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